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9节(第2页)

游彦笑着摇了摇头,都说游礼像他,但除却容貌,倒是身上这股肆意妄为的劲头越来越相似了,也不知道算不算一件好事。

游彦这日出门早,哪怕在路上被游礼耽搁了一会,时间还充裕的很。他先去陪游俊说了会话,又去与游老夫人谈了陶姜的婚事,还顺便在府里用了午膳,小憩了一会,才又收拾了衣袍,重新进了宫。

他与蔺策相识十余年,定情也有七年,却从未像现在这样朝夕相处。先前他手握兵符,时不时有军务要处理,并没有现在的闲适,加之他先前一直顾虑自己若是整日住在宫中,难免会涉及到一些朝政,自己若是不小心僭越,反而影响二人之间情意。但李埠一案之后,他反而豁然开朗,既然他与蔺策在一起,蔺策又一心想当一个圣明的君主,除非他与蔺策断了联系,不然注定不可能与这些摆脱关联,既然如此,还不如守在蔺策身边,陪着他早日实现所求。至于他先前的顾虑,反正他内心坦荡,总会处理妥当。

蔺策素来感情不外露,对于游彦的变化也并未表态,但游彦分明可以感受的到那人情绪明显高涨,连脸上的笑意都比先前多了不少,尤其每每当蔺策从外面回来,推开殿门看见游彦正靠在软塌上看书的时候,笑意便会从眼底漾出,唇畔还会露出游彦熟悉的笑涡。

至于游彦,每日能看见蔺策的笑脸,便胜过这世上所有的消遣。

游彦回到长乐宫时,不出所料蔺策仍在书案前,有时候游彦忍不住会想这人是不是真的不知疲惫,但每每看见他眼下的淡青色,却又只剩下心疼。

蔺策其人自律的近乎苛刻,尤其是在与认识游彦之前的十几年里,他的生活更是冷情且乏味。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课业与武艺骑射之上,勤勉刻苦,从不会有一丝的偷懒与懈怠,哪怕他明知自己的努力根本就不会有人在意,他那个高高在上的父皇根本分不出一丝精力给他这个寡言的儿子,他再怎么刻苦都不能改变自己的现状,他却还是日复一日的如此。

也正是一次,游彦一直觉得先帝或许在许多方面并不算是昏庸,但对待子嗣之事上实在是没有眼光。如若不是蔺策最后在夺嫡之乱之中脱颖而出,这皇位恐怕就要落到他那几个凶残狠厉的兄弟手里,那这天下会变成什么样,连游彦也不敢去预料。

不过,游彦清楚的是,不管是他们中的谁变成了皇帝,都不会像蔺策这般。别人想当皇帝大多都是有私欲,想要滔天的权势,想要无尽的荣华富贵,却唯独蔺策,起初他只是为了在夺嫡之中保住自己的性命,到之后,他真的坐到这个位置,就将天下苍生视为了自己的责任。

春闱一事已经筹备地差不多,近段时日全国各地参加春闱的秀才已经陆续入京,都城之中平白多了这么多的公子书生,比往日里热闹了许多,也多了不少的轶事,游彦闲着无趣还听了不少,蔺策却不能有他这种雅致,这些秀才之中有许多人,在春闱之后都可能成为朝中的肱股之臣,从而影响以后朝堂格局,因此在此事上蔺策不敢有丝毫的疏忽,但凡事关春闱,他必亲力亲为,竟是比先前还要忙碌。

游彦进到殿内蔺策都毫无感知,一直盯着书案上的什么东西若有所思,游彦凑到他身边,探头看了一眼,好奇道:“在看什么?”

蔺策恍然抬头,看见游彦立刻弯了唇:“今日怎么回的这么早,我还打算等傍晚再派人去接你。”

游彦晃了晃头,顺势坐到书案上:“还不是林觉酒量实在太差,一会的功夫就醉了个彻底,我回了趟府里,更想早点看见你,就先回来了。”

蔺策闻言漾出了笑意,但随即回过神来:“你与林觉还是喝酒了?高庸,去……”

游彦慌忙打断他:“是陶姜陪林觉喝的,我可是一口都没动,就不用劳烦御医了。”说着,他朝蔺策跟前凑了凑,“不信你闻。”

蔺策就真的凑过去闻了闻,二人顺势交换了一个吻,他才相信游彦的话,轻轻地拍了拍他的手:“御厨今日备了梨花糕,让高庸拿给你吃。”

游彦点头,又看了看蔺策的脸色:“刚见你眉头紧皱,是又出了何事?”

“西南刚刚送来了战报,”蔺策顺手将刚刚自己拿着的那张纸拿了起来,递给游彦,“我原本以为依着西南现在的兵力,想要对付一个樊国应该容易的很,但现在看起来,似乎低估了那樊国国主的决心,他亲率两万人死守交州城,郭准以邬晟为主将,几次对交州城发起攻势,却都未能得手,现在僵持不下。而据密探来报,樊国国内正试图整合举国之兵力,同时拉拢周边的几个小国,意图反扑。若他真的这么做了,我当日那道适当威慑的旨意恐怕也就不能作数了,所以郭准在战报中询问我接下来的打算。”

游彦摊开地图,在樊国的位置点了点,在樊国周边确实还有几个小国与南魏接壤,也是每年要向南魏朝贡,想必也早有不满,但他们的国力比起樊国还不如,就算答应与樊国联手,也凑不出多少兵力,樊国真的打算以举国之力加上这些微不足道的援兵与南魏殊死一战?

以西南目前的兵力来说,樊国若是如此破釜沉舟,或许算得上是威胁,但在西南背后,还有一个休养生息已久,国富兵强的南魏,在游彦眼里,樊国此举无疑于以卵击石。是这个新继位的樊国国主年轻气盛甚至狂妄,还是在这背后他还有什么别的图谋?

游彦皱了皱眉,手指在那几个小国上划过,樊国如此反应并不在他与蔺策预料之中,或者说,因为南魏现在正在休养生息,百姓安居乐业,蔺策的心思也都在朝中,并无对外正式开战的打算。

毕竟一旦开战,不管最后战果如何,南魏也总还是要付出大量的粮草还有将士们的性命。也正是因此,先前蔺策也只是要郭准对樊国适当威慑,却没想到樊国这次如此的孤注一掷。

游彦盯着地图看了一会,抬眼看向蔺策:“那你现在如何打算?”

“我并不是穷兵黩武之人,对樊国那多瘴气的小国也并无兴趣,”他伸手在地图上划了一道线,“交州城攻不下,可以适当退让,反正这段时日西南也从樊国占了不小的便宜。我打算让郭准他们先行退兵,而后,看樊国的反应,如若他们还是觉得不甘心,非要与我一战的话,那我也只能成全他们。到那时,不管是樊国,还是周边这几个小国,我一个都不会放过。”

第61章

如蔺策所言,他并不算一个好大喜功之人,最起码在他的治国理念之中,开疆扩土这种事永远都不会排在前面。他有心成为一个明君,却并不希望拿疆域的范围来证明自己的英明。他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南魏也没有,他只希望在自己有限的时间内,能够肃清朝堂,让真正有才能者能够入朝为官,让国家更加富庶,让南魏子民生活更加安定。

在实现这些之前,他愿意做出适当的退让。因此,他传令给郭准,命西南大军放弃交州城,退守至樊国边境,按兵不动,严阵以待,以观察樊国接下来的走向。

南魏隆和五年三月二十,在各地学子纷纷入京之后,春闱准时举行。

南魏开国至今已有数百年,却从未有过如此大规模的分科取士,不分地域,不看家世出身,看重的只有参考者是否有真才实学。这对许多的寒门学子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机会,因此他们愿意不远千里万里,有的甚至要提前数月便远离故土,赶往都城,为的只是抓住这次百年难得一遇的时机。尽管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知道,想要在此次春闱之中数千的学子之中脱颖而出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比起先前寒门子弟永无出头之法,这次春闱已是无限生机,最起码,只要他们足够努力和刻苦就总会有出头之日。既然这样,他们不顾一切也要来尝试一次。

这也是蔺策愿意见到的场景。

为了让春闱能够顺利举行,他派了专门负责护卫皇城的禁军前去维持贡院周围的秩序,保证参与考试的学子的安危,参与主考的官员皆是蔺策精心挑选,考生提交试卷之后,密封考生姓名,让阅卷人无法辨别考生身份,尽可能地规避在考试过程之中发生舞弊。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