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2章 文胆进阶(第2页)

两年多来,始终如一,没有好名利的举措。

只有江州城知根知底的人(金光寺)明白,全特么是扯淡。

金光寺明明知道智通长老和海沙帮他们出事,和周清、林家、清福宫等脱不了关系,偏偏一点证据都没有。

案子已经结了,金光寺找到宋巡抚那里,都别想重新立案。

在宋巡抚眼里,如今冯致远冯知府正是能臣干吏,宋巡抚有心用这个举人出身的家伙,压制如今代理布政使王珣的野心。

快两年了,朝廷一点都没有去掉王珣代理布政使的“代”字打算,也没有将他调走。

弄得王珣觉得自己还有机会。

他可不想入京。

在地方上,布政使是大佬,去了京城,只要不是三公九卿六部尚书的位置,哪有做布政使来得好。

还得看好多人眼色。

周清本以为自己就是走个过场,安心等观礼开始便是。

没想到有人叫出了他的名字,

“阁下便是周清?”

直接呼名,甚是不礼貌。

出言不逊的是一个中年文士,有人介绍他是致仕的商阁老家的三公子商邴,在顺天府中了举人,但没当官,而是回到西江省,操持家业。

商邴那年参加顺天府时,房师座师都是商阁老的门生。

高中了乡试第七名亚元,不高不低。

他自认为是有解元之才,完全是父亲害了他,门生不敢点他头名。

他其实不知道,将他点为第七名亚元,两名门生已经背了很大的压力,毕竟乡试中举的卷子可是要公示的。

好在顺天府的乡试,向来不止一个关系户,商邴不是头名,自也没背最大的压力。

商邴为了此事,还找商阁老闹了一次,有老母护持,商阁老拿他没法,于是将他赶回了西江省。

京城深似海,商邴如此不明大局,早晚会闹出事来。

商邴到了地方上,仗着是阁老幼子,吞并田土,还和江湖人多有来往,海沙帮正是他一力扶持做大。

商邴自认为有经世之才,却被老父嫌弃,一向不爽。

毕竟他老老实实的大哥,仗着父亲的荫蔽,好几年前便坐到了户部侍郎的位置。这也是常例,本朝辅的儿子当户部侍郎,时有生。

商邴认为大哥可以,他为什么不可以。

他也能考进士。

偏偏商阁老不许。现在商阁老致仕,他大哥也转任了工部尚书,虽然没入阁,也算是地位显赫了。

但是大哥为人沉默,惜字如金。

怎么看,都不似他交际广阔,在官场上吃得开。

这些日子,商阁老致仕回来之后,更是对他严加管教。

商邴十分郁闷。

而海沙帮出了事,虽然只是死了帮主秦豹和一些头目,再安排人上去,海沙帮照样能运转,可是秦豹向来是商邴的铁杆走狗。

死得不明不白。

商邴肯定要说法的。

周清于是进入他的眼界。

十六岁不到中的解元,凭什么?

“阁下年少高中天南省解元,想必是才高八斗,不知近两年闭门读书,有何佳作?”

先前萧若忘只是介绍了周清是隔壁天南省的举人,和他是好友。

一省解元的名头,还不至于惊动邻省。何况今日在座的官员,不乏进士高中者。

这次前来观礼的布政使李庆之,便是二十年前的探花。

他本名李庆,后面那个之字,则是表明对道教的信仰。原来李庆之也是多年前受过太和派资助的士子。

周清:“诗词文章,在下并不擅长,若说佳作,那也是没有的。倒是有医书一卷,今日想呈给李大人一览。”

李庆之是一省布政使,负责民政。

周清见商邴不肯善了的样子,知道今天得拿出一些东西,不如就此机会,将新作的《瘟疫论》奉上。

若是李庆之能入眼,自是不枉周清这一路来辛苦总结打腹稿,以及昨夜的挑灯夜战。

这时有萧若忘过来解围。

周清不疾不徐,派人去武镖头那里取来《瘟疫论》,呈上给李庆之阅览。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