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九十三章 清斋道人吃马肝(第1页)

自洞君的那两个小鬼,进了城去,为白莲偷了白儿的神笔,因此白莲军队在新安城外,兴高采烈的围坐,听毛钟辉说法不题。

岂说清斋道人在龙潭峡,就那样稀里糊涂的丢下了景安给他的一千步兵,这千总的官还没过瘾,就这样变成了孤家寡人。这事一旦被景安奏报朝廷,就是嘉庆出面,自己也是脑袋不保。

何况嘉庆哪里还记得起自己亲封的这个百长?若说一朝皇帝亲自封一个百长这样小的官位,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不过,也别这样说,嘉庆根本没有封官的权利,凡是都要乾隆做主。

众位,在下如此一说,都明白了吧?嘉庆是无奈之举,哪个皇帝不想施恩于臣,让大臣们对自己服服帖帖?不过,清斋道人有多少斤两,自个知道,到了这个时候,已是骑虎难下。

为何?自己全军覆没,回不了义马见景安,支援不了新安张朋良,更是回不了京城原来的寺庙里。

要不要到乡下买几亩田,盖几栋房,娶几房太太,过一过小地主的日子?不能!自他穿上了太监刘得财给的飞云靴的那一刻起,他的命已经不属于自己。

如果自己杀不了与汉阳布政司有恩怨的张朋良,那汉阳布政司岂肯善罢甘休?此事既是张太经手,刘得财出面,两个太监都是听命于和珅的人。

这事说不定与和珅也有关系,那京城里的锦衣卫,谁个不听和珅的话?

京城的锦衣卫一出,就是他清斋道人变成一只耗子,也会被他们从洞穴里挖出来,斩杀了才肯罢手。

他心灰意冷的骑着马,从龙潭峡到了新安城下,见白莲四面八方已把新安包围,近不得去,只好远远的躲在树林里,等待天黑之后再进新安城,如果偷偷结果了张朋良,回到京城交好账,这事才勉强算是完成。

他想,如此一来,再也不做什么鸟官,上一次假装白无常骗了张朋良那么多银票,如果这一次进城去,杀了张朋良,任务完成,回到京城,太监张太还有打赏,寻个偏僻去处,这一辈子的吃喝用度就不会发愁了。

他一直在树林里,见新安城中浓烟滚滚,城墙里里外外杀声震天,不好唐突进去,找到一个躲避露水的岩下,拴了马匹,在那一直躲着,弄得自己饥饿难忍,到了半夜,实在煎熬不住。

他想,此时新安正在打仗,惊逃的马匹很多,自己把马匹杀了吃肉,再去寻一匹马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况且自己还有脚下这双飞云靴,就是飞腾奔跑,一日也去他八百里。

清斋道人拿定主意,抽出刀子,摸着马匹的脖子,一刀从脖子朝马肚子里插。马匹生痛,鲜血喷射出来,悲鸣了一声,扬起蹄子,挣扎着逃开。

可是那缰绳在大树上拴着,挣扎不开,被清斋道人抽了刀子去,围着大树绕圈子,折腾了一会,也许清斋道人的刀子插进了马匹的心脏,鲜血淋湿了树的周围,这才渐渐的倒了下去,奄奄一息。

他一个人杀了一匹马,怎的吃完?只是割了只马腿,在岩洞里打石生火,把马腿烤熟,饱餐一顿,力气渐渐的恢复了。

他又想,这时候若是进了城去,专寻地方躲藏,才好对张朋良下手,也不知何时才有机会,万一饥饿起来,怎的是好,不若把吃剩下的马肉藏在兜里,以备一时之需。

他把马腿切下来,忽然又想,这一腾飞起来,要的是轻便,怎好拿这么一包马肉?都说六畜的心肝最补,吃一块心肝,当吃三斤瘦肉。

莫若烤了马肝,切成块状,烤熟后放在兜里,饥饿时,吃一二片,足以增力,倒比带一大包马肉省事多了。

于是,出洞去,复把马肚破了,寻到马肝,整个切了下来,回到火堆,烤熟了,切成块状,装了在兜里,大约三斤,挂在腰间。

这时候不走,更待何时?清斋道人把飞云靴穿在脚上,害怕飞腾起来的时候,会松落,从衣服上撕了一根布条,把飞云靴和小腿肚拴紧,提了刀子,从树林子里走出,到了大路上,开始狂奔。

这飞云靴,没有咒语的帮扶,因此速度不是很快,腾起来也不高。不过,在夜晚里飘飘忽忽的行走,清斋道人也觉得两耳生风,脚不落地,有一些晕晕乎乎。

不一会,就到新安城墙之下,抬起头,看见这新安城的城墙格外高大,若是凭这飞云靴飞腾过去,几乎不大可能。

可是又不能不爬,如是熬到天亮,更不能进城去了。若要腾上城墙上,必须借力而为,他可没有壁虎功,不可能像壁虎那样,往上爬到城墙顶上。

于是,从城墙边退后一里之地,速速的奔跑起来,渐渐的飞腾起来一两丈之高,两只脚踏着虚空,交换前行,冲向城墙,他踏着城墙,在城墙上垂直行走,到了城墙中间,速度渐渐的慢了下来。

速度一慢下来,就觉得自己直直的朝城墙下陷落,幸好陷落的速度不快,到了地上,倒也没有伤损,只是力气差不多用完了。

他反反复复试了许多次,到了黎明前,才腾到了城墙之上,刚刚落在城垛之上,就见有两个黑影也落在前面不远,仔细看去,却是两个鬼鬼祟祟的小孩。既已到黎明时分,城垛上的旗兵都站着睡着了。

清斋道人不敢声张,只是爬在城垛上寻思,不知怎有两个会飞的小孩?见他们落在城垛上,朝城里张望了一会,又的腾起,朝新安城里飞走了。

清斋道人初到新安,不熟悉城里情况,只是腾下城墙,在城里到处乱走,好在他穿着旗兵衣服,倒不会遭至巡逻旗兵的怀疑。

那些旗兵问他:“什么人?”他扬了扬手中令牌,回答:“张将军手下!”巡逻旗兵见他身穿千总官服,品级比张朋良还高,哪敢多问,由他去了。

在城墙垛上,他就看见了那两个小孩飞走的方向,一路寻去,天天渐渐的亮了。清斋道人不好向旗兵打听张朋良的官邸何处,只是胡乱走了一会,见城中市井之人出来,才去问张朋良的官邸。

清斋道人到了城隍庙山下,见许许多多的旗兵将领在城隍庙上进进出出,相信张朋良等人就住在城隍庙里。

他又见城隍庙背后是一片葱葱郁郁的树林,于是,寻些偏僻的路径上山,绕过城隍庙,到了树林后面,找一个隐蔽之处躲藏起来。

他不敢出来,害怕大白天被人认出来,只是取了兜里的马肝充饥,他不知,马禀火气而生,火不能生水,故有肝无胆,而木脏不足,故食其肝者死。韦庄说,食马留肝,则其毒可知矣。

吃了几片,立刻觉得口干舌燥,已有中毒之象,却不知情,浑身燥热道:“这两天一夜又不吃盐,何故如此口干舌燥的?”逐在树林里寻水解渴。

可是,那城隍庙背后的树林,本在山顶之上,哪里来的山泉水?寻水不着,火烧火燎的到了山背后,还是没找到泉水,实是口渴不行,就山背后的沟下,有一个寺庙,远远的看去,倒是还巍巍。

清斋道人寻思,想必会有道士或和尚在,去讨碗水喝,然后再回山上等候天黑。

过了城隍庙山头的树林子,急匆匆下坡去,清斋道人看那下面的沟渠根本没有水,只是一条堆满乱七八糟鹅卵石的山沟。他想,既然有寺庙,定然附近有水井。

他不好贸然进那一栋高大古老寺庙一样的房屋,就在附近寻泉水,可是,怎么也寻不着,口干得起了火一样。

清斋道人迫不得已,推开房门,不想,那门一推就开,进去的时候,里面黑咕隆咚,只是隔壁的屋子里亮着油灯,他觉得这屋子里有一点冷,然而他此时他口干舌燥,也不想那么多了,急步朝里闯去。

一脚踏进去,只见一女子在灯下纳鞋底,她抬起头来问:“你是何人,怎好胡乱闯进来?”清斋道人口干舌燥的道:“姑娘莫怪,我只是想讨一口水解渴!”见那女子长得分外妖娆,只是在灯下,脸色有一些苍白。

女子站起来道:“吓了我一跳,我还以为白莲已经进了新安城呢!”于是,把了灯,叫清斋道人随她到外屋,让他在外屋坐下,她去厨房打水给清斋道人。

此时清斋道人燥热无比,只想马上得一口水喝下,也不多想,只是觉得这大屋子非常古老,墙壁斑斑驳驳,好似年久无人住了。

女子用瓜瓢盛了水来,给清斋道人喝。清斋道人一口气就把那瓜瓢水喝干了,又说:“还不够,烦姑娘又去取来。”女子又取了水来,清斋道人一接过,又咕噜咕噜一口气喝干,还嚷嚷道:“不够!不够!我自去厨房喝吧!”

也不顾女子是否同意,清斋道人起身就进了厨房,一进厨房,见那厨房好似几十年没有烧过火了,到处都结满蜘蛛网,见靠墙壁下,有一大水缸,装满了一缸清水,于是瓜瓢也不用了,直接面下脸去,一阵子猛喝,只是不够。

忽然见水缸里现出一张女子的脸,凑上来,就要碰到了清斋道人的脸。

清斋道人大惊失色,退了几步,对站在水缸边的女子道:“怎的水缸里有一张女子的脸?”女子笑道:“将军是怎么了,那是小女子的倒影罢了。”清斋道人想了想,才过去,朝水缸里一看,这才笑了。

他又喝了一阵水,抬头道:“我把姑娘家的水缸弄脏了,一会,我帮姑娘去挑水来。”女子道:“这个将军别管了,我看将军是吃了什么东西中毒了吧?怎的喝那么多的水?”

清斋道人道:“只是吃了些烧烤的马肉!”女子道:“马肉不会中毒,是不是将军吃了马肝?”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