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八十五章 养鬼之人(第1页)

旗兵与白莲第一次相撞,因为有巨人的威力,白莲死伤无数,一退三里,见巨人冲来,再退三里。

此时,玄虚老道在红衣红发的巨人身上,哈哈大笑,手一挥,那些巨人大踏步前来,骑兵躲在巨人身后,一路狼烟滚滚。

白莲仗着人马众多,不甘退后,一心取胜,因此一边后退,一边发射火铳、弓箭、弩箭、火炮,一瞬间强似狂风,密如疾雨。

那些巨人身上都插满了羽箭,鲜血淋漓,就是巍巍不倒。

待齐寡妇命令弩箭和弓箭专射巨人脖子的时候,方让巨人的脚步慢了一些。因为巨人见脖子中箭,都要去拔,拔时就不像射在身上的样子。

它们停下来,把锤放置于地,一手护住伤口,一手才慢慢把箭拔出,随后脖子上的鲜血喷射出来,摇摇晃晃的,行的就慢了。

“打蛇打七寸!”齐寡妇一边指着前面的巨人,一边道:“那红毛巨人一倒,其余自散!”

待齐寡妇叫弩箭车集中射击玄虚老道乘的巨人时,只见万箭齐发,插满了巨人身体,而玄虚老道在巨人肩膀上,用盾牌无法抵挡,被一支箭插在手臂,痛苦难忍,急忙命巨人退回城墙边上。

这时候,又见城墙平白无辜就开了很多墙门,骑兵先行,巨人押后,进到新安城里去了,那城墙完好如初,不见一点缝隙,更没有门之痕迹。

天色渐晚,城墙上的娘子军一直被困,无法到达城中,城楼被火烧得浓烟滚滚。张小巧见城中兵马过多,想是不能取胜,叫娘子军乘木鸢返回,剩下数十人,依从云梯车上下来,又死伤无数。

湖滨那边,众人见湖滨上熊熊烈火,浓烟滚滚,船只和木筏无法渡湖,只好退后数里,在岸边驻扎下来。

随着天色越来越黑,白天的厮杀和惨叫声,火炮的轰隆声,战马的嘶鸣声,也渐渐的消退,新安,又一次被寂寞和暗夜笼罩了。

原来准备了很久的攻城计划,一时间就土崩瓦解了。木鸢大部分已不能飞行,娘子军死伤数百,城墙上的蔓藤已被烧焦,湖滨里的船只和木筏,已被油火烧毁,而弩箭车射出的挂钩,也被旗兵从城楼上砍断绳索。

从汇报上来的死亡人数看,比攻打洛阳时损伤了在十倍以上,白莲损失将军六位,损失军士一万八千余人

一切都恢复到大战之初的样子,而且比原来还严重得多。因为城墙里的张朋良根本不用打开城门,直接在城墙上画门,就可出来袭击白莲驻地;玄虚老道的巨人,也不是之前在栾川和洛河的样子,而是有血有肉,机动灵活,攻击力更加迅速猛烈。

这是白莲有史以来的第一次重创,士气低落,军风萎靡,而如果新安不拿下,前面的义马,江上清军的防线,还有数以万计兵马的阻挡,如果能打到西安?

一直都是胸有成竹的齐寡妇,此时也焦虑万分。若论攻城掠县,硬打硬杀,齐寡妇眼都不眨一下,姚之富更是捷如豹、猛如虎,就在此时,两个人望着新安高大的城墙渐渐的被暗夜吞没,而愁眉不展。

是夜,齐寡妇问:“白儿神笔甚的可恶,若是不偷它来,就是新安攻破,张朋良也逃了出去,杀他不得,依然是放虎归山。这时候谁进城去,把神笔偷来?”

众人面面相窥,新安四面城墙,城门一关,密密实实,除了会飞,谁能去得?

木鸢一去,体形巨大,飞行中机关击动,响若爆竹,何以瞒过城墙上的旗兵把守?若是爬上云梯车,直接冲入,惊动一方,何谓偷窃?

齐寡妇见大家都不说话,又问张小巧在木鸢飞到城墙上时,看见的新安情况。张小巧把情况一五一十的说道了:城墙上的旗兵都布满了墙垛,而所有城门都有重兵把守,把新安与城墙外面的世界完全隔绝开了。

她道:“除非有上天入地之法,从土里刨洞冒进去,从云中随绳而下,否则一旦进到新安,没有不被发现的。”

此时就是呼风唤雨,颠倒昼夜的齐寡妇也是束手无策了,之前的章节不是说了,齐寡妇就是去那九霄之上见无生老母,不过是几句咒语,一碗刀水之事?这转眼之间就能办的事,这时候如何就这般难了?

大家都知道,所谓上天入地,对于肉眼凡胎的人来说,那不过是一个梦想,对于法术的修为者来说,也不过是元神出窍,神识出游。

元神出窍,最多是传送话语,窥见军情,哪怕是一根草,元神也拿不回来,因此,若是要齐寡妇的元神去偷白儿的神笔,那不过是水中捞月罢了。

齐寡妇道:“若说从土里刨洞进城,只有那耿燕清,可惜在栾川时被玄虚老道杀了,从此在无钻洞入土之人。我记得《聊斋志异》的记载,白莲前辈有一法,可是用一根绳子。一头升到空中,人可从另一头爬上去。”

姚之富笑道:“这法乃蒲松龄谣传,怎的有此等邪事?”那白莲中,多数不识字的,哪知什么《聊斋志异》,故事倒听得一些,什么《咬鬼》、《聂小倩》、《画壁》之类,只是绳子爬上天,这样的故事倒没多少人记得。

齐寡妇道:“熊将军书读的多,肯定知道这故事。”熊莽子笑道:“王教师莫不是说的,《聊斋志异》中《偷桃》一章?”齐寡妇点头称是。

于是,齐寡妇把书中故事略说一遍,道:蒲松龄在一年的春节,在济南看戏,官员问那戏子会什么戏法,他说他会颠倒生物的时令,生长出各种各样的东西。

这个齐寡妇也会啊!只是下来说的,齐寡妇就不会了。

官员故意为难戏子,说是,天上王母娘娘的蟠桃,可是偷得来?这可是齐天大圣才有的本事。不想,那戏子拍着胸脯说,完全可以,一定办到。

戏子说完,就打开竹箱子,从里面取出一团绳子,大约有几十丈长。他理出一个绳头,向空中一抛,绳子竟然挂在半空,好像有什么东西牵着似的。

眼看着绳子不断上升,愈升愈高,隐隐约约地升到云端,手中的绳子也用完了。这时,他把儿子叫到身边,说:“孩子你来,我老了,身体疲乏、笨拙,上不去,你替我走一趟吧。”接着就把绳子头交给儿子,说:“抓着这根绳子就可登上去。”

他的儿子无奈,用手拉住绳子,盘旋着向上攀去;脚随着手向上移动,活像蜘蛛走丝网那样,渐渐没入云端,看不见了。

过了一会,从天上掉下一个桃子,像碗口那么大。戏子很高兴,用双手捧着桃子,献给官员。这时,绳子忽然从天上落下来,耍戏法的惊惶失色地喊道:“糟了!天上有人把绳子砍断了,我儿子可怎么下来啊?”

又过了一会儿,又掉下个东西来,一看,原来是他儿子的头。他捧着儿子的头正哭得伤心时,从天上又掉下一只脚来;不一会,肢体、躯干都纷纷落下来。

众人听得高兴,正在入迷,齐寡妇将故事打住道:“这法术之前听齐教师说过,只是没有亲眼所见。如今新安固若金汤,潜土不入,破墙不进,大家又无腾云驾雾的本事,此时只好求这样的高人来了!”

天下有本事的,他都参加了白莲,到了新安城外,一时间去哪里找这样的人?未必就有这样的高人隐藏在白莲军中?

有人又想到秦王寨峡谷中的老邪,建议齐寡妇施法拘他再来帮忙,齐寡妇道:“那老邪是个怪异之人,不一定拘得来,即是来了,未必可以腾空进城,还是赶快到附近村子中,打听一下,是否有高人,若是有时,岂许他重金,邀他前来。”

军士听令,自去了。到了天亮,张朋良没有出城来挑战,军士从洛阳城外倒请来了一人,此人一进来,气氛陡然改变,原本宽敞明亮的军帐里,此时忽然就暗了下来,而且幽静得令人心慌。

齐寡妇见这人虽似道士的打扮,却没有道士的道貌岸然,脸色透着邪气。

齐寡妇直接道:“道长莫不是洞君?”那道士笑道:“王教师果然好眼力,在下确实是个豢养窀穸通之人。”

诸位,什么叫豢养窀穸通,在下不说,大家大概不知道啊!那白莲军中,大家也是面面相窥,不知窀穸通是何物。

原来这个人,就是豢养小鬼的勾当。恐怖吧?听说,在远古的原始部落中,就有部落之间的“鬼斗法”,到了后世的巫法中,就传习一种养鬼的法术,有的地方叫“防歹”,有的地方叫“养小神子”,有的叫“窀穸通”,还有的叫“膜土少爷”,叫法各不相同。

少数民族的养鬼之人,大多是巫师,而汉人的养鬼,尤其是南方的养鬼多传自茅山,大概是从茅山老君开始,得到符诀法术的秘旨后,他在陕西的一个小镇茶肆中得到了洞君的亲传。

之后,他到福建的武夷山隐居。他在石室中修炼,炼成了一套专门豢养小鬼,以用以驱役的法术。

传说茅山老君在山洞中居住修炼,不能常去外面采摘,只是派个一个小鬼每天给他负责摘果子,派另一个小鬼负责取云母、挑水,还有一个小鬼负责看守洞门。

既是洞君亲授的方法。后世把豢养小鬼的道士叫“洞君”。因此,齐寡妇一见那人,面有青气,气场很邪,所以叫他“洞君”。

自那以后,豢养小鬼的法术渐渐传说开来,被正道之士指责为邪法。而此时请来之人,就是豢养小鬼的道士,众人听了,无不毛发悚立,毕竟这样的人,是招惹不得的,只能敬而远之。

如今请了这么一人来,莫非齐寡妇想让他放鬼进城,好破新安?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