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74节(第1页)

他在经济文化这些文德上,大宋真的是不输历朝,只要能把他另外一条腿补上,让大宋武德充沛,就完全不用惧怕什么金元蒙古。

回到东宫,赵士程舒展了一下身体,缓缓走到墙边,这里,有一张大地图。

他凝视着墙上地图,双手负在身后。

他如今已经18岁了,眉宇间稚气尽去,清俊绝伦。只是静静地站在画前,就如天人下凡,有着一种不与世同俗的卓绝气韵,周围宫娥不少都看得微微加快了心跳。

赵士程目光轻轻移过西夏。

从百年前,李元昊割据甘陇之地立国后,古丝绸之路便被中断。

二十年前,哲宗在世时,差一点,若不是辽国干涉,西夏如今就已经光复了,而西域与大宋的通商往来,断绝太久了太久了。

在唐朝驻留西北的最后一支孤忠军卒白发苍苍,望东而逝后,西域已经与中原隔绝了数百年。

如今那里的突厥人,将东方国度称为“辽”。

他暂时没有多的手去收拾西域,但一些准备工作,应该先做起来。

有的时候,有准备和没准备,面对机会是两种不同的命运。唐朝之后,气温骤降,养育千万人口的吐蕃如今已经完全衰落——如今那里只能养育百万人口,所以只要取得西夏,就能打通河西走廊。

而收回西域,他有一个再好不过的人选。

耶律大石!

未来的中亚霸主如今只是辽国的一名普通将领,如果自己的计划顺利进行,没有了投奔夹山找天祚帝的经历,这位未来霸主最后还会远走西域白手起家吗?

怕是很难吧?

但是,问题不大。

他已经给舟儿去信了,等他和辽国燕京主事的耶律淳商量后,就让耶律大石做为使臣,前来东京城与大宋商讨联辽抗金的事情。

如今的耶律大石只是一个被金国打的怀疑人生的普通辽国官员,远没有未来的雄才大略,如果能骗、呸,是说服他合作,那他将拥有整个西域……

第239章搞快点

十月,风萧水寒。

辽东经过了大半年的围战之后,又渐渐恢复平静,无论是农户还是工匠,都情绪冷静,忙里忙外地开始准备过冬的柴火、粮食还有被褥。

对于身处乱世之中的他们而言,能有一个安身之所,能有一个不那么苛刻的主官,能有一片可以耕作以得饱食的土地,就已经是从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了。

未经历过战乱的人,永远不知道颠沛流离、在生死边缘挣扎是何等的大恐怖,这也是辽东民丁踊跃参军,并且在战斗时有着辽军完全无法比拟的战斗力的原因。

他们有足够的、死战不退的理由。

陈行舟是九月底从辽泽港出发,经过竭石港去到燕京。

跟随他一起来的除了常胜军三百人,还有种彦崇的□□队一百人,航行三天后,在十月初到达的燕京。

一到此地,种彦崇便感觉了前所未有的不同。

燕京紧临大宋,一直是辽国与大宋通商的主要通道,是辽国最繁华城市和税赋来源,但如今,走在城中,感觉到的,却只有死寂与凋敝。

街道上随处可见饿死的乞丐,酒楼街巷,冷冷清清,不见几个客人,街上的人来去匆忙,看到他们这支军队入城时,目光是那样惶恐。

更多的则是流落街头的贫民,他们眸里带着青光,像是野地里绿荧荧狼眼,陈行舟倒是淡定,这种情形他早就见过了。

“他们都是从辽国失地逃亡而来的流民,”陈行舟低声对种彦崇解释,“金人攻城后劫掠的习惯,所以,每当有金人来攻,就会有人逃亡,但他们在流亡之地没有收入,随身带的盘缠也不多,日子一长,便流落街头。”

说到这,他微微一叹:“能入城的,还算是有几分家资的人,那城外的流民,又何止是这里的十倍百倍。”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