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70章 魏国使臣觐见南国皇帝(第1页)

暮色的深夜降临,白日悄悄被魔鬼吞噬。

使团还未进入南国时,已在银河殿护卫监视之下。

七日后,魏国使臣如期而至。

大殿之上,身穿锦衣华服的男子步伐轻盈而有力,给人一种深沉而又内敛的感觉,他的脸上散着从容与自信,“魏国二皇子钟商远,拜见南国陛下。”

蔺知云凝视钟商远片刻,轻声说道:“免礼,二皇子远道而来,舟车劳顿,辛苦了。”

钟商远拱手客气一番,一脸真诚道:“陛下,商远从大魏带来一些奇珍异宝献给陛下,恭贺陛下登基,祝陛下福寿安康,心想事成。”

“二皇子客气了,多谢大魏皇帝的美意。”

钟商远见蔺知云收下自己所献之宝,对接下来要说的话颇有信心,他感叹道:“商远在南国游历了一番,十分感慨。”

蔺知云见他欲言又止,和他打着配合,不解地问道:“哦?二皇子不妨直言。”

“陛下,商远来南国的这几日,尝了南国的美食,赏了南国的美景,现南国果真是山清水秀,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啊。陛下治国有方,南国百姓安居乐业,令商远十分佩服。”

钟商远在游历之时,现南国的百姓早已不再徒手耕地,而是用上了一些不知名的工具,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力,节约了许多劳动力。

他若是能将南国农桑的工具引进大魏,定能得到父皇的赏识。

蔺知云自然知晓魏国的二皇子来到南国后的动静,深知他此刻的恭维不过是在打百姓手中犁地工具的主意。

农桑乃国之根本,魏国二皇子见到有利于民生,自然不会放过。

魏国和南国可不同,南国只有他和蔺煜两个皇子,魏国皇帝却是个多情种,皇子公主无数,这二皇子前来南国,若是能带回一些有利于魏国的农桑工具,定会在众兄弟之中脱颖而出,令魏国皇帝刮目相看。

只是,他若是不付出点对等的条件,恐怕很难从他这里讨到好处。

殿内的朝臣听闻魏国二皇子之言,也颇为得意。这可是陛下的好友在大庸黔南游历之时,为南国寻到的‘高级犁地工具’,特意赠给他们的。

如他们陛下所言:南国,可是除了大庸黔南之外,第一个使用此等‘高科技’的大国。

那大庸皇帝也实在是愚蠢,黔南都已展到如今的局面,他不仅不加以利用,反而听信什么玄虚国师的谗言,搞封建迷信,说什么要清理邪祟?

在他们看来,那玄虚国师倒像是邪祟。

大庸在搞内乱,而南国在拼搏展,届时若是能将黔南收至我南国,那得是多么利于民生的买卖?

不过大臣们也只是初有想法,毕竟这挑起两国战乱的主意,可不能瞎提,否则就是祸乱天下。

殿内朝臣各有所思皆被身居高处的蔺知云看在眼里,他面不改色看向钟商远,从容笑道:“二皇子谬赞。南国能有如今的局面,全靠众大臣一心为民,百姓们齐心协力。”

钟商远见皇帝拥有如此法宝,并未洋洋得意,内心不由称赞南国皇帝果然是不同凡响,难怪在弱冠之年便能掌控南国,“南国与大魏素来交好,陛下初登基,父皇便派商远前来问候,也是想结两国之好。”

“不瞒陛下,商远这几日大开眼界,自觉南国农桑之力展地比以往更加迅,故而十分好奇。”

“还请陛下不吝赐教。”

蔺知云见他终于提到正题,也不继续卖关子,“二皇子此言差矣,南国和魏国、大庸毗邻,自是应当相互扶持。”

“如若是能互通有无,促进两国邦交,乃是两国百姓之福啊。”

二皇子闻言,十分欣喜。

蔺知云又继续说道:“大魏资源丰富,也令我南国百姓颇为羡慕。”

钟商远自然明白,南国断然没有将农桑之本赠与他们的道理,不单南国,其他几国对大魏的资源,一直是虎视眈眈。

尤其是精盐。

大魏临海,海盐格外丰富,盐可谓是大魏的经济命脉,同样也是与其他各位交易往来最频繁的物资。

钟商远郑重说道:“陛下,我大魏诚意十足,若南国愿与大魏建立互市,彼此结盟,交流农桑事宜,待商远回到大魏,定会请求父皇,免除两国商贾海盐的两成赋税。”

蔺知云闻言,略微有些震惊,两成赋税?这两成赋税若是能免除,自然是能大大减少南国商贾的压力。

但蔺知云觉得,他能换得的条件,并不局限于此。

眼下南国农桑之力能得到提升,全靠唐明月提供的‘高科技产品’,未来,南国的高级设施只会越来越多,若是建立互市,南国的‘高科技产品’都有可能会传到魏国。

只要两成,他亏大了。

蔺知云眉峰微扬,“二皇子所言朕颇感兴趣,不过,我南国的‘高科技产品’可谓是日新月异。”

他语气顿了顿,继续说道:“大魏若是有诚意,免除海盐五成赋税,我南国的大门,永远向魏国敞开。”

(题外话:话说我都有码字搭档,你们有看书搭档吗?)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