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9章 祭孔大典(第2页)

祭孔仪式,三献后撤馔,典仪唱道:“送神!“

这时,钟磬齐鸣,乐秦咸平(八佾舞乐之一)。

再后是主祭官刘郇膏由读祭文(又叫祝文),祭文是预先规定,且每年内容不变,刘郇膏拿起祭文沉声念道;“有严学宫,四方来崇。格恭祀事,威仪雍雍。歆兹惟磬,神驭还复,明湮斯毕,咸膺百福……“

待刘郇膏唱读毕,等候在一旁的歌舞生便登台献歌舞,歌舞生多是由年青的孔氏子弟担任,称为佾生,佾生身穿礼服,排成八排,每排八人,共六十四人。

他们左手执旄,右手执戚,一边舞,一边唱:“大哉孔子,先觉先知,与天地参,万世之师……”这是清朝规定的祭孔乐章唱诗。歌生们手持着笏板,高声吟唱,四字一句,古朴典雅,与《诗经》的雅、颂部分如出一辙。

同时钟磬齐鸣,五音齐奏,香烛袅袅,鼓乐声声,乐有“八音”,用瓠、土、革、木、石、金、丝、竹八种原材料制成,有瓠埙、土埙、革鼓、柷、敔(木属)、石磬、编钟(金属)、琴瑟、箫笛等乐器,通过打击、吹弹调和音阶汇合演奏,其音律雅淡,静穆温和,令人回味无穷。

歌舞毕,主祭官刘郇膏讲话,内容繁复,主要是宣扬孔子的哲学思想和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歌颂清朝皇帝的丰功伟绩和尊孔之厚,而后就借此时机宣讲者自己的为政之道。

等到讲话结束之时,已经接近日上中天,主祭官刘郇膏率众参祭人员依次退出大成殿。

此时,孔宅早已将饭菜备好,席位是分了等级的,主祭官和一般官员安席于知天草堂,其余参祭人员在建省斋入席。席后即分祭品,按官员职大小所分多少不一,但只要参祭人员名册上有名的都可分得一份。

而散席后,一众参祭人员也并未就此散去,而是在三三两两地在孔宅之中游玩,参观启圣碑、万卷堂、愿学堂、瞻在轩、三星阁、报功祠,祭拜赫赫有名的孔子衣冠墓与十哲像……

刘郇膏是今年才就任青浦县知县的,因此他对于这久负盛名的孔宅也是异常感兴趣,孔昭烨作为主人带着刘郇膏一路游玩,而孔昭易与孔宪垣也正好被带着一路陪侍。

“刘大人,这是内弟孔昭易,犬子孔宪垣……”

路上,孔昭烨笑着向刘郇膏介绍道。

看着身着孔袍的孔昭易与孔宪垣,刘郇膏立马就回忆起了这两人便是祭孔大典上的爵帛生,想着孔昭烨将两人带上并介绍给自己,他便闻弦声而知雅意了。

刘郇膏和蔼地笑了笑,捋了捋胡须,满是关怀地说:“两位贤侄若是不弃,可称我为世伯……我观两位贤侄文质彬彬,气度非凡,不似凡人,不知可曾考取功名啊?”

孔宪垣略带紧张地小声说道:“禀大人,小的年纪尚小,之前未曾参加科考……明年初试……”

刘郇膏笑了笑,没有说话,看向了孔昭易。

“让世伯您失望了……小的惭愧,至今并未考取功名……”

孔昭易摇头了摇头,一脸愧疚地说道。

“这……”

闻言,刘郇膏微皱了下眉头,看向了孔昭烨,孔昭烨连忙在刘郇膏耳旁轻声解释——孔昭易因祖、父接连去世,故而未曾参加过科考,然其守孝期间手不释卷,奋学习,成绩一直冠于书院。

顿时,刘郇膏便为孔昭易的纯孝与勤奋所打动,看向孔昭易的目光柔和了许多。而后,一路上刘郇膏便考校了孔昭易与孔宪垣部分四书五经要点,两人都答得头头是道,刘郇膏的神情也一直很温和,难以揣测其真实想法。

就这般,一行人不紧不慢地来到了一座雕梁画栋的高楼前,牌匾上赫然写着“御书楼”。

孔昭烨指着大楼介绍道:“而此楼名御书楼,同纪恩亭,启圣碑,报功祠诸处皆由世宗敕立……康熙四十四年乙酉春,圣祖南巡,由苏州次松江,道经我青浦孔宅,特颁孔宅御制扁额‘圣迹遗徽’四个大字,对联:‘泽衍鲁邦,四海人均化育;裔分吴会,千秋世永蒸尝’圣祖的御笔亲书就藏在了此楼中。刘大人可愿随我观之?”

闻言,刘郇膏顿时神情有些动容,他看着眼神诚恳的孔昭烨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故所愿也不敢请尔……”

……

一路穿门过巷,待众人来到大成殿之时已是寅时,典仪立于大成殿内供桌左边,等到所有人都就位了,他便大声宣布:“祭奠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典礼开始!“

主祭官刘郇膏一人从阙台中间丹墀上稳步入大成殿内,站立在供桌前。参祭人员中有一定学识的乡绅、举人、秀才及其余参祭人员如地方官员、教师等则按文东武西的位置分别站立于大成殿外的走廊上,孔氏族裔站在阙台上。

与此同时,庙手点燃香、蜡和镣上的干柴。

典仪宣布鸣炮,当时燃放土铁炮,鸣三响,间隔三秒钟,再鸣三响,共响九响,其声音秤、砰、砰闷响闷响。鸣炮毕,全体参祭人员脱帽向孔子牌位跪拜。此时,乐工奏咸和之曲。

此时,典仪宣布:“初献俎豆!“主祭官刘郇膏指挥庙手献上青铜铸造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俎六只并把它放在供桌上。

典仪双喊;“亚献太牢!“庙手双抬出早已剥好的公牛一头放在供桌前方的一张桌上。

典仪再喊:“终献少牢!“庙手再抬了剥好的公羊两只放在牛的两旁。

典仪最后喊道:“再献牲!“庙手再抬出洗剥好的公猪三只放在牛和羊的后边。这些祭品按猪、羊、牛的位置上供,不得颠倒次序。献毕,参祭人员再行跪拜礼,众人俱拜讫,乐停。

接着典仪喊;“献爵!“,乐工奏宁和之曲。孔昭易端着案板向前一步,将案板上的爵与酒壶上奉,由亚献官孔昭烨在酒爵中盛上好酒双手捧爵从左至右洒酒于供桌前茅沙上,连洒三爵,洒后将爵放于供桌上,参祭人员又行跪拜礼。

而后是典仪喊:“献帛!“,这时由较主祭官低二级的官员从孔宪垣手中接过预先叠好的黄色的丝绸献于供桌上,参祭人员再次行跪拜礼。

祭孔仪式,三献后撤馔,典仪唱道:“送神!“

这时,钟磬齐鸣,乐秦咸平(八佾舞乐之一)。

再后是主祭官刘郇膏由读祭文(又叫祝文),祭文是预先规定,且每年内容不变,刘郇膏拿起祭文沉声念道;“有严学宫,四方来崇。格恭祀事,威仪雍雍。歆兹惟磬,神驭还复,明湮斯毕,咸膺百福……“

待刘郇膏唱读毕,等候在一旁的歌舞生便登台献歌舞,歌舞生多是由年青的孔氏子弟担任,称为佾生,佾生身穿礼服,排成八排,每排八人,共六十四人。

他们左手执旄,右手执戚,一边舞,一边唱:“大哉孔子,先觉先知,与天地参,万世之师……”这是清朝规定的祭孔乐章唱诗。歌生们手持着笏板,高声吟唱,四字一句,古朴典雅,与《诗经》的雅、颂部分如出一辙。

同时钟磬齐鸣,五音齐奏,香烛袅袅,鼓乐声声,乐有“八音”,用瓠、土、革、木、石、金、丝、竹八种原材料制成,有瓠埙、土埙、革鼓、柷、敔(木属)、石磬、编钟(金属)、琴瑟、箫笛等乐器,通过打击、吹弹调和音阶汇合演奏,其音律雅淡,静穆温和,令人回味无穷。

歌舞毕,主祭官刘郇膏讲话,内容繁复,主要是宣扬孔子的哲学思想和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歌颂清朝皇帝的丰功伟绩和尊孔之厚,而后就借此时机宣讲者自己的为政之道。

等到讲话结束之时,已经接近日上中天,主祭官刘郇膏率众参祭人员依次退出大成殿。

此时,孔宅早已将饭菜备好,席位是分了等级的,主祭官和一般官员安席于知天草堂,其余参祭人员在建省斋入席。席后即分祭品,按官员职大小所分多少不一,但只要参祭人员名册上有名的都可分得一份。

而散席后,一众参祭人员也并未就此散去,而是在三三两两地在孔宅之中游玩,参观启圣碑、万卷堂、愿学堂、瞻在轩、三星阁、报功祠,祭拜赫赫有名的孔子衣冠墓与十哲像……

刘郇膏是今年才就任青浦县知县的,因此他对于这久负盛名的孔宅也是异常感兴趣,孔昭烨作为主人带着刘郇膏一路游玩,而孔昭易与孔宪垣也正好被带着一路陪侍。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