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0页(第1页)

  再三日,宣戬私下屯聚兵械之事被掘出,燕山左右卫、熊渠前卫三营主帅被褫职羁押。

  期间,拱卫皇城的鹰扬卫左领军高颂,组兵动了一起哗变,只是还未攻进内宫门,便被一方突降的人马包围镇服,却是本该跟随长公主离京的北衙禁军主力。

  高颂被活捉,交三司严审,供出幕后主使,正是楚光王宣戬。

  又三日,兵部左侍郎张松林脱冠请罪,口口声称自己渎职失查,却万万不曾参与此事。可就在这时,大理寺上疏一封,举证兵部代尚书张松林,杀害司天监令华苗,并意图嫁祸昭乐长公主。

  这个六月里,上京的宗室与六衙皆生巨变,臣工人人自危,哗然一片。

  待中书两省与御史台终于反应过来,开始上书搅浑水,朝堂上站出一人,却是名不见经传的翰林待诏庸子鄢。

  但凡有老试探着求情,主张天子与宗亲同气连枝,宜缓赦细查,庸子鄢便甩出一封回驳折子,文脉盎然成峰,广引晋律故典,将对方堵个哑口无言。

  那如琢如磨条清缕析的文辞,令内隐约觉得耳熟,还有一种被压制的不安。等到左突右进怎么也吵不赢,才猛然惊醒,这哪里是庸状元的口吻,分明是当年江左梅探花之手!

  可梅鹤庭,他不是不在洛阳吗!

  难不成这一切都有他在背后参与——远在百里之外,运筹上京之内,这可能吗?

  由始至终,皇帝冠戴十二冕旒,端居御座,任凭庸子鄢出头。

  等内终于吵不过了,拟旨,擢庸子鄢为兵部尚书。

  吏部尚书进言,庸子鄢一来年轻不通兵事,二无功绩,甫降高位,恐怕不能服众。

  庸子鄢随和地回应:“不巧,下臣祖上曾出过一位左翼将军,讳字褚,曾随晋明帝平匈奴。”

  宣长赐在御座上浩然微笑。

  下朝后他回至便殿,换下朝服冠冕,拉开御案的桌屉,那里面只剩下最后一个锦囊。

  *

  京中腥风血雨的时候,梅鹤庭在汝州公署轻闲地架鹰喂狗,临风望月。

  他不喜欢刺史府,那里离公主行宫远,看不见殿宇的灯火。

  还是署衙好些,走到院中一抬头,便能瞧见九峰山间亮如月宫的光盏。

  这么晚了,灯还通明,她应尚未休息。

  未休息,身边便有人。

  身边是谁,与她,做着什么?

  那颗曾经只属于他的朱砂痣,极尽妍媚婉转时的荧荧颜色,会,被另一人覆在唇下吗?

  该杀吗?

  有些念头,不是不愿去想便能一刀切断的。盛夏天热,夜里也热,身着墨色纱衣的男子解带敞怀,露出一爿冷白的胸膛,有一道月牙形的小疤,在左襟处若隐若现。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