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4页(第1页)

  听着本该在后罩房的人连声追问,宣明珠气极反笑,也是有些忖不透他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最知节守礼的梅长生做起了闯门入户的勾当?

  将休夫牒书甩在他面前,本意就是为断他的念想。

  可这人独有的脾气上来时,噎人如此,任你斥他犯上轻薄,人家就跟铜豌豆似的戳在外屋地,直眉直眼盯着你,非请太医过来看过脉才罢休。

  眼看迎宵几个要上全武行,宣明珠叫了声罢。

  身体是自己的,她原本就打算召医的,把周太医夤夜冒雨折腾来,还有一个原由,就是为了抹去梅鹤庭的疑心。

  否则被他抓住点蛛丝马迹,怀疑她的身子骨坏事了,指不定酸儒子的那套道义心、责任心作,反口不肯与她两断。

  “方才本宫魇了梦,”帐中人漫淡道,“醒后咳出了些血丝,想是入夏肺气干燥的缘故,倒未觉得有何不适,只是嬷嬷不放心,这才劳动了太医。”

  周太医略抬头,对上帐外女史的眼神,便知这话是说给他听的,要他瞒下病情。

  他斜觑梅驸马那双水红清潋紧盯着帐帘的眼睛,暗道:也不知不放心的究竟是谁。

  不好揣测贵人家事,周太医隔帘为长公主诊脉。

  沉吟一时,他按照公主的意思胡诌:

  “这个……的确是肺热生痰,殿下春秋之年,气血方盛,饮食间或有厚腻油炙者,偶尔咳出血丝也有的。不会伤及根本,殿下无须过于忧心。”

  然而真实的情况恰恰相反,但凡得了血枯症这个顽疾,便如同身上背了个吸人血耗人气的怪物,气血只会一日日枯弱下去,直到失去供养而死。

  周太医来在外头的荷茎雕花方几上开平安方,一面暗琢磨:据长公主方才的脉象显示,其周身气血确实旺盛异常,只不过充涌逆折,与血枯症的症候不大合得上辙。

  只像是……寻常的肝气失和,血不归经而已。

  ——莫不会误诊吧?

  这个古怪的念头从周太医心里划过,随即自己又否定。

  荒谬荒谬,杨太医为御医圣手,他为长公主开的那张药方,对血枯症患者是有强提气血,延长阳寿之效的。

  若是误被普通人服用,便会紊乱全身的血脉流行,渐渐吐血成习,反而会要人命。

  杨太医总不至于分不清二者区别,这样大的阙误,可是掉脑袋的差事。

  为确保无疑,周太医多问了一句:“敢问殿下,近来可觉贵体有其他不适之处?”

  梅鹤庭的眉心动了动,侧耳。帐中人默了一下,道:“无。”

  周太医便彻底放心,放下毫管将可用可不用的平安方呈上,揖手欲辞。

  “太医。”一直沉默无言的梅鹤庭忽然叫住他。

  “当真无碍?你可诊仔细了。”

  周太医被那双锐利的眸子凝住,突然想起梅驸马的另一层身份,硬着头皮点头。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