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47章 黑蛋的威力(第2页)

杜管家拆开一看,楞在当场,之后将纸条给了杨承恩。

杨承恩看了纸条,忽然无力坐下,闭上了双眼。

他的妹妹,曾经大顺唯一的女将军,那个将一生都献给大顺、献给杨家的妹妹,陨落了。

杜管家轻声道:“老国公,我们……回去吧。”

杨承恩缓了缓,轻轻点头,道:“副将留守营地,你叫几个人,随我回京……奔丧!”

杨承恩快马加鞭回京的时候,新帝登基已然十多日了。

身为杨家军的前任统帅,杨承恩虽然现在只是个参军,却也不能直接回府,而是要先入宫去。

太皇太后自然不能为难杨承恩,大致问询了前方战事之后,便让其回府奔丧。

次日杨慕回杨家的时候,杜管家将杨家将士的处境告诉了杨慕。

杨慕沉思片刻,道:“此事,或许我有法子。”

杨慕找到了坐在灵堂里呆的杨承恩,给杨思月上香之后,杨慕开口。

“祖父。”

杨承恩回头,看到了让他骄傲的孙女,挤出一丝笑意来,招招手。

杨慕坐在杨承恩身边的蒲团上,道:“杜管家与我说了,吐蕃皇室逃跑,留下了一个空壳子。”

杨承恩叹了口气,道:“我对不起杨家军的将士们。”

杨慕道:“既然吐蕃如今已然是大顺的疆域,那朝廷便应该像是其余地方一样治理即可。”

杨承恩道:“吐蕃与我们民风不同,只是派遣个将军去,根本无法镇压。”

杨慕道:“不只是将军,是地方官员与将军同去。且开恩科,教化民众,遵循儒术。”

杨承恩愣住,“遵循儒术?”

杨慕继续道:“朝廷在吐蕃开设免费学堂,教授吐蕃大顺文字,在吐蕃也开设乡试、府试,通过者也可公车相送,入京参加恩科进士大考,也可做我大顺之官。而吐蕃与大顺子民皆可通婚,自由来往通商,不再设立吐蕃户籍,而统一用大顺户籍。”

杨承恩愣了半晌,忽然恍然大悟。

这法子,可以将吐蕃彻底变成大顺的一部分,这是润物细无声的法子。

杨承恩连夜书写折子,将杨慕的法子禀告太皇太后和慈曦太后。

两宫看过折子之后,慈曦太后反应慢些,而太皇太后已然从中明白了关键之处。

朝廷会意之后,很快这项政策就开始筹备起来。

在杨震还没有班师回朝的时候,朝廷就已经开始选派贤能,前往吐蕃,这是后话。

如今杨家多事之秋,陈氏与杨默夫妻一起下葬之后,杨思月的葬礼也就在三日后了。

太皇太后和慈曦太后感念杨思月功绩和奉献,商议之后下了懿旨,准国礼下葬。

这是大顺朝唯一一位以国礼下葬的女将军,虽然她生前只有一次救国的战功,还是在几十年前,可她的一生,都献给了大顺,又是救驾的功臣,所以满朝上下,无一人反对。

国礼繁琐,礼部官员亲自操持,办得及其隆重,甚至隐隐赶上了前不久下葬的隆兴帝下葬规制。

对于这样的大丧,连礼部都没有多话,因为国库如今用的都是白家的银子,而太皇太后是白家的亲眷。

杨思月下葬这日,漫天飞舞着白色的纸钱,送葬队伍绵延十几里。

有被朱雀军救过的百姓自路祭,气氛哀沉。

骑马跟在杨慕身边的唐静道:“这样的葬礼,前朝有过一次,是驻守娘子关的麒麟公主。听说那一日,百将送行,场面不比今日差。”

这位公主杨慕自然是知道的,并非出身皇族,却以女子只身,保了大成王朝几十年的太平。

麒麟公主的女儿后来接替了母亲的爵位,依旧驻守娘子关,成就了一段佳话。

送灵下葬之后的第二日,边关捷报频频传来,对于研制出黑火药的大功臣杨慕,太皇太后和慈曦太后下了懿旨,册封为护国长公主,位列所有公主之上,且封一等爵。

从此,杨慕成了大顺朝太皇太后和太后之下的第一尊贵女子,也是能站在朝堂诸公之中,唯一女子。

原本是有人反对女子上朝的,可新榜状元白卓、榜眼苏瑾瑜、探花林咏纷纷出列,舌灿莲花。

他们质问那些反对的朝臣:

府中可有被朱雀军救过命的家眷?

自己又是否被朱雀军救了性命?

若是那日宫变没有杨慕,是否如今不同?

没有黑火药,大顺要死多少将士才能保卫家园?

你们能活着站在这里说话,也是靠着杨慕!

朝臣们闭嘴不言,理亏!

只是,今日上朝的人们不知道,因为今日的闭口不言,因为今日的理亏,因为今日的默认,大顺朝会变一个样子。

有了第一个上朝的女子,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