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29页(第1页)

  “虎儿,快些长大吧。你耶耶如今这幅样子,你再不争气些,将来你的大好江山也不知落在谁的手里。”

  ————

  姜鸾从紫宸殿出来,和二姊并肩走了一段路。

  八月初十的那场动乱里,谢征在城外按兵不动,已经表明了他的立场。

  帝登基后,政事堂以王相为,议八月里的从龙之功。第一个封赏的是裴显,第二个封赏的就是谢征。

  加官进爵,谢征赐下了二品骠骑大将军的职衔,在京城开了骠骑大将军府,同样赐下了‘剑履上殿’的殊荣。

  但谢征和懿和公主的赐婚,如今有点不明不白的。

  一来是先帝做主赐的婚,如今改朝换代了,帝自从登基始终病着,政事都顾不上,哪里还顾得上妹妹的婚事。

  二来,册封的皇太女殿下对这桩婚事不满意得很。几次当众露出话锋,直接对礼部官员说:

  ‘今年事多,不必着急。搁置一段时间无妨。’

  皇太女都话要搁置,懿和公主自己又没有提出异议,开府的谢大将军那边始终保持沉默。礼部官员揣度各方心思,当然还是顺着天家贵人的意思,往后搁置了。

  “今日就不请阿鸾过去我殿里坐了。”懿和公主支吾了几声,知道瞒不过去,微红着脸自己招认了。

  “谢大将军前几日托人送进来许多的东西,零零散散的,都是民间奇的小玩意儿。什么皮影戏,机关鸟,从大到小一套十二件、能套起来的福娃娃……我身边的人觉得鲜,从箱笼里全拿出来给我看,铺得满院子都是,都没处落脚。早上我还骂着她们呢。”

  姜鸾噗嗤笑了,“他倒是上心。知道送进来金玉头面,绫罗绸缎,二姊正眼都不会落下一个,就会直接吩咐收库房,便挖空心思换些民间的花样讨巧二姊。”

  她悄咪咪地出馊主意,“谢征孝敬什么,二姊全收着。反正你是天家公主,收他一个臣子的孝敬是理所应当的。他自己上赶着要送,咱们可什么也没应下。”

  姜双鹭脸上飞起了浅淡的红霞,“拿人手软,是不是不太好……”

  “二姊自己看着办吧。”姜鸾也不勉强她,大度地挥挥手,“行,二姊先忙着收院子。那我改天再过去。”

  时辰尚早,她惦记着刚才大片银杏叶纷纷扬扬落下如雨的美景,带着文镜掉头往回走。

  没走出几步,被人拦住了。

  谢澜穿着惯常的那身绯色文官袍,从长廊处走出来:“请殿下回含章殿。”

  姜鸾歪着头看他,轻笑,“怎么又是你,谢舍人。本宫没记错的话,你的官职是中书省的中书舍人,不是本宫手下的东宫舍人。二兄病着,不召你随侍,你在御前的差事轻省,就回你的中书省值房去。整日盯着我做什么。”

  谢澜垂眸行礼,“臣奉了裴中书之命,看顾着殿下,督促殿下用功进学。”

  姜鸾点点头,“对了,他如今是中书令,是你顶头上峰了。他的令你是要听的。”她背起手悠悠然走出几步,

  “但我什么要听呢。”

  说完径自喊,“文镜,带路。”甩下谢澜走了。

  谢澜脸上没什么表情,深秋的风带了寒意,卷起枯叶,吹过他绯色的衣摆。他站在宫道旁排列整齐的松柏树下,仿佛一块精雕细刻的玉雕。

  他初入仕时,皇后谢娘娘是他嫡亲的姊妹,他是正经的国舅爷,在延熙帝面前深得信重。

  每日伴驾、负责草拟诏书的中书舍人,十日里有八日点他随侍御前,是中书省炙手可热的红人。家族里极为看重他,给他在极靠近皇城的坊里专门安置了一处宅子,一应用度绕过他那房的公中月例,只需他一枚私章,不管开支多少,从族帐上直接划走。

  出仕不到一年,延熙帝猝然驾崩,谢皇后离开京城,远远地避居离宫。

  谢皇后的头衔倒是变成了太后,但宫里又多了位顾皇后,帝正妻,正经的六宫主人。谢娘娘这个太后还不是上一辈的长辈身份,只是个长嫂。

  明眼人都知道,谢娘娘大势已去。

  他这个刚刚入仕不满一年的中书舍人,也从繁花似锦、人人追捧的大好前程,落到如今整日清闲无事,无需伴驾,也无人过问。

  延熙帝登基短短两三载,穷兵黩武,耗空国库,戕害手足,京城连续遭遇两次险境,险些动摇了大闻朝根基。

  政事堂议定了谥号,捡帝人清醒的时候呈上去。

  帝姜鹤望在龙床边剧烈地咳嗽着,握住御,朱重重写了个‘甚好’。

  就此定下了‘灵’字的恶谥。

  虽然无人明着打压谢澜这个先帝时的国舅,但明眼人也都看得出,他被延熙帝连累,仕途受阻,想要再进一步,今生是难于登天了。

  谢氏族内给他的那处宅子虽然没有收回去,但再想以私章直接从族帐里划走开支,已经不能了。

  家族把之前给他的所有优待转给了他最近炙手可热的族兄,谢征。

  谢澜在风里无声无息地站了一阵,视线落在前方走远的背影上。

  那道背影虽然纤细而单薄,个头至今未到他下颌,却仿佛是迎风盛开的一支栀子花,那娇小的身形里蕴含了许多鲜活力量,脚步声都是皇城极少见的轻盈活跃。

  他默不作声地跟随上去。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