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6章 改旗易帜与孟家传家宝(第2页)

看到手札内容后,她不由得一愣——孟镜明还真是把传家宝给她了。

记满了孟家水军的构成、战术和战例的手札,不是孟家的传家宝是什么?

孟镜明好端端地为何这么做?

手札中另外附上的信,解释了一切。

孟镜明从赵起处得知,公主殿下在平县建了船坞与船只,虽明面上说现在是为了方便行商。

可孟镜明显然想得长远些——既有船只,那就可以有水师。

莫族皆已归附殿下,未来仰仗殿下庇护,他便愿意尽力助殿下成就大业。

成就大业。

见到信中这四个字,楚襄的眉毛都没动一下。

她从未将野心宣之于口,也从未刻意掩饰。

在孟镜明看来,她主动攻打丹族的赤勒寨、修筑基地、设村安民、开荒铺路……以上种种,证明她要么心系民生;要么胸怀大志。

无论为了什么,只要于莫族有益,他就愿意倾尽全力。

甚至不惜在信中坦诚了自己的身份。

楚襄低声喃喃:“他倒是真心实意把莫族当家了。”

孟家遭遇变故之时,孟镜明不过十一二岁上下,几番历经生死,他早对大燕朝廷寒了心,连带着对故土也没了眷恋。

对此,楚襄竟有一丝感同身受。

她心中微微起伏,谨慎地收好手札与信件,转而看起同时送过来的战报。

半个月前,丹族奉集邑落的泛河寨前来劫掠,被孟镜明率人击退,并捕获不少俘虏。

楚襄提笔写了回信,并从系统那里薅了一张舆图附上。

舆图之上标注了赤勒山周边的铁矿与石涅分布情况。

比起辽东,那里更是矿产资源异常丰富的地区。

好在祖上就会生产熟铜的奚族自主掌握开矿技术,只要给他们圈一块地方出来,他们就能采出铁矿与石涅。

开矿的人才不缺,缺加工冶炼的人才。

为此,楚襄又去信至永宁,从蒲也手底下抽调了五个精锐,派去东丰县做技术指导。

调整窑炉结构、改造陶坊工匠、教授冶铁技术、打造兵器。

随之同去的还有明月和一支百人的护卫队,东丰县的人事和保密工作由明月一手负责。

而护卫队则与她先前留下的那二十多护卫联手,做好监督与治安工作。

——赤勒山的武器装备都是她去年临走前留下的,难免有损耗,需要常换常新。

考虑到时间、运输和人力成本,不能总是依靠她提供军需,永宁的生产量也覆盖不了那么多缺口,得让他们自给自足。

一开始他们自行生产的兵器可能微乎其微,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日积月累之下,他们终有一天,能成长为为她抵御丹族九部的中坚力量。

做好种种安排,楚襄感受到了一点疲倦。

可是孟家手札带给她的冲击太大,她一闭上眼,满脑子都是手札里的内容,搅得她心痒难耐。

干脆爬起来,细细翻看了一番。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