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78章 坏事变好事(第1页)

托娅和琪琪格把牤子被免副队长,生产大队要求她们姐俩返乡的事,第一时间告诉了高老头。

高老头听后很泰然,尽管他与生产大队的意见不同,但他不准备干涉生产大队的政事,这是他的一贯作风。

在高老头心里,牤子当与不当生产队副队长无关紧要,不影响他为社员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他也不会少几根汗毛。

但是,让托娅和琪琪格两位孙女返乡,这事生产大队做得有些过分,明明人民公社已经批准幸福大队在幸福屯成立了奶牛组,默许了托娅和琪琪格的饲养员和挤奶工的身份,干嘛还要揪着户籍问题不放,显然是有人眼红嫉妒,大队刘支书公私不分,官报私怨。

不过,按照户籍管理规定,生产大队这样要求不无道理。既然这样,不如顺水推舟,把难事变成易事,把坏事变成好事。

高老头建议让李刚、大憨陪着托娅和琪琪格骑马回草原过春节,反正托娅和琪琪格都到了婚配的年龄,不如回草原开介绍信回来,早点完婚,这样,两姐妹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嫁到幸福屯。

琪琪格和李刚相互爱恋,感情一直很好,结婚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没有什么障碍。

托娅和大憨并没有明确关系,思想上还没有做好结婚的准备。但托娅经过这段时间与大憨相处,觉得大憨是一个可靠的男人,大憨的憨厚、真诚、勤劳、热心和体贴,让她有一种安稳感。

其实,幸福很简单,女人的幸福,无非就是身边有一位爱她疼她的男人,两个人能够同甘共苦,好好过日子。

是该做决定的时候了,既然有爷爷做主,牤子哥、琪琪格也对她和大憨哥寄予厚望,托娅没有反对,默许了这门婚事。

喜事来临,高老头邀牤子一家、小梅一家和李刚一家聚到东山。

东北农村,每年这个时候,有蒸黏豆包的习俗,高老头磨出一袋子大黄米加苞米混合面粉,用温水和好,在热炕头的大缸里醒,马小兰烀出半锅红小豆加糖豆馅。

三家人一到,大伙热火朝天开始一起动手蒸黏豆包。

牤子搋面,大憨担水劈柴,李刚准备蒸屉和草捆捂锅,高老头制作秫杆莲子、起豆包铲子……

大炕上,小梅妈、马小兰、小梅、托娅和琪琪格围成一圈,中间摆上面和豆馅盆,旁边是盖莲,大伙一起团豆包。

豆包外皮里馅,团成塔形,塔座用水泡过的苏子叶包好,然后整齐地放在盖莲上,再摆入圆圆的蒸屉,放入沸水大锅中,盖上锅盖,围上草捆,灶坑里架火熏蒸。

豆包蒸好,用铲子蘸水切出,第一锅大伙品尝,热气腾腾的黏豆包蘸着白糖,就着咸菜,既黏又香又甜的感觉,美味绝伦。

接下来,第二锅,第三锅,蒸好的黏豆包一个个切出来,摆放在长长的秫杆莲子上,放置室外冷冻,冷冻好的黏豆包敲打下来储藏待食。

且说,高老头把大伙聚来,蒸黏豆包不是目的,商量李刚与琪琪格、托娅和大憨的婚姻和回草原过春节是正事。

这件事,大伙一到,高老头就把想法说了,李刚和琪琪格愿意,李刚父母赞成。

最高兴的是大憨,托娅终于肯嫁给他了,他喜出望外,牤子也为哥哥和托娅高兴。

大倔子和李桂香还蒙在鼓里,听牤子和屯里人透露过,可是他俩根本没当回事,现在事已成真,喜事来得太突然,老两口不知该如何表态,事是好事,只是既没有好住处,又没有钱迎娶托娅姑娘。

牤子准备在奶牛场为牤子和托娅收拾出一间新房,其他一切从简,小梅妈和叶坤老师表态全力支持,有大伙帮忙,一切都好办。

大事就此商定,腊月二十三,农历小年,牤子另外向生产队借了两匹可以骑行的马。

公鸡报晓,太阳东升,幸福屯社员群众纷纷赶来送行,大憨、李刚陪同托娅和琪琪格,在父老乡亲的祝福声中,踏上了草原爱情之旅。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袄。

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传统过年民谣。

幸福屯迎大年并非与传统民谣中的完全一样,但是大同小异。

大年即将来到,屯子里明显有了不少喜庆气氛,尽管灾荒之年比不上丰收年热闹,但辛苦一年的社员群众还是苦中作乐。

各家各户都在收拾院子,扫房子,糊墙,贴年画,换一换窗棂纸,去供销社买点儿盐醋酱油、灯油蜡烛,咸鱼虾米、糖块冻梨,买几挂鞭炮二踢脚,为小女孩买几条彩头绫,扯几尺红头绳,有条件的为家人添置一件新衣裳。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