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8章 四姑娘溺水(第1页)

四姑娘不说话,默许答应了。

这时候最开心的是牛大成,他甚至忘了夜不归宿,父母会惦记他。

事实如此,大成的父亲知道大成今天到幸福屯,以为晚上能回家,但是已经夜里了还不见他回来,倒没有太在意,以为儿子和四姑娘有戏,被未来的老丈人、丈母娘留下过夜了。

这一夜最辛苦的是牤子和李刚。

本来两个人身体健壮,走起路来不费劲,可是两个人后背和大腿都挨过棍棒,不走路都隐隐作痛,何况走起长路来。

两个人从傍晚走到半夜,实在走不动了,寻到一处破旧的山神庙,在里面睡了一觉,天刚刚蒙蒙亮,又重新上路。

回到幸福屯的时候,已经接近中午。

牤子和李刚回到幸福屯惊动了全屯的社员群众,大伙的那份担心和牵挂溢于言表。

李刚绘声绘色描述了牤子他俩经历的整个过程,社员群众从心里佩服和感激。

在大伙的心中,牤子是好样的,不达目的不罢休,为了幸福屯,为了生产队集体,只有想不到,没有他办不到。

只是,这时候,大伙又担心起了四姑娘。

牤子听说四姑娘只身百里路去看他,尽管有牛大成,他的心里很翻腾,有感动,有纠结,更多的是牵挂。

第二天清晨,王奎队长组织,牤子挑选了十名年轻力壮的社员,准备出。

在这十个人中,唯一特例是二赖子,他自告奋勇要到辽河里给大家抓鱼,改善伙食,牤子答应了。

外出民工,生产队有足够的经验。该备的锅灶和搭帐篷的材料都是现成的。

开库房取出铁锹、推车、土篮和扁担等劳动工具,备一些粮草,生产队派出两辆大马车,载着十多个人,牤子带队,一路赶往西安县城。

这天午后偏晚,大马车进了西安县城,一入城就见到了早在路口等候的四姑娘和牛大成。

因为有了牛大成和姑父的关系,矿里的事一路绿灯,允许先把废钢铁装运回生产队,而且两辆马车随便装,能装多少就装多少。

矿里给备足了三天的保健面包,还支援了两辆铁推车。

在矿方人员的引领下,大马车直接来到辽河采砂场,在岸边卸掉工具和物品。牤子将社员分成两伙,一伙去矿里装废钢铁,一伙留在岸边搭帐篷。

大马车天黑前就装满了车,在大车店住了一宿,第二日一早带着矿里的介绍信返回了幸福屯。

辽河岸边,搭起了两个帐篷,一处为男社员住宿,一处里面搭起了锅灶,作为厨房,也是四姑娘的住处。

年轻人就是有活力,大伙不顾劳累,生火做饭,在帐篷外燃起一堆篝火,在篝火旁举行星光晚会。

空旷的河岸,两边是原野和良田,大伙随便喊,随便叫,河水就着面包,不亦乐乎。

第二日,吃过早饭,牤子就带领大家开始挖沙。

辽河的水还很凉,好在天旱,河水较浅,也有裸露的河沙可挖。

采砂现场距离路边有五十米的距离,土质松软,有斜坡,淘沙、挖沙不难,把河沙运到可以装车的地方比较吃力。

牤子这伙年轻人,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有的,干劲也是满足的。不用牤子下令,大伙已经干得热火朝天。

四姑娘和二赖子来到河岸边观战,没忘自己的本职。他俩负责伙食,不单纯要做饭,更重要的要想办法让大伙有菜吃。

周边的原野和田地里有很多野菜可采可挖,取之不尽,四姑娘十分高兴。

四姑娘独自一人一个时辰工夫就采挖很多野菜。

二赖子不慌不忙,磨刀不负砍柴工,他用镰刀割来很多柳条和槐树条,开始坐在河边编起鱼笼来。

午后,二赖子在水湾处安放完第一批鱼笼,他沿着河边寻找,在一处河汊里现了一个池塘,观察一通,确定里面有戏,他高兴地跑回帐篷,叫上四姑娘,拿着铁锹、盆和水桶奔向池塘抓鱼。

两个人不顾池塘里的淤泥,跳入水中,用泥土堵住四周的进水口,开始将池塘里的淤泥往外舀,这样的体力活不比挖沙出力少,但是,看到池塘里面有鱼打着水漂,越干越来劲儿。

终于,池塘里的水淘见底了,大大小小的鲤鱼、鲶鱼、鲫鱼和泥鳅露出了水面。

哪里逃?二赖子和四姑娘开始抓鱼,好一场人鱼大战。

功夫不负有心人,四条鲤鱼个个都在二斤以上,两条大鲶鱼每条都有一尺多长,鲫鱼和泥鳅装满一桶。

收获满满,二赖子和四姑娘也变成了泥人。这怎么回去见人?两个人只好跑到辽河里洗澡。

四姑娘怕二赖子看见,躲得他远远的,自己找了一个水湾的地方。

要说人倒霉,喝凉水都塞牙。四姑娘下了水,在岸上看着河水不深,可谁知下了水,一脚不慎踩进了暗水坑。

“救命啊……救命……”

四姑娘的脚下是稀泥,越挣扎陷得越深,危险越来越大。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