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1章 意料之中(第2页)

宋元点了点头。

根据理论分析,按照他现在配备的噬煤菌菌液的菌落数浓度,每1千克噬煤菌能够生产甲烷1o万立方米。

昨天,他一共只添加了o.5千克噬煤菌菌液。

从理论上来讲,能够转化1oo吨煤,生产天然气5万立方米。

可噬煤菌的运动、转化都是有一定的时间要求的,尤其是噬煤菌的运动。

只有噬煤菌接触到足够多的煤,它们才能更加快地分裂,并完成煤到甲烷的转化。

但是从试验开始到现在,才不过半天多的时间,有些噬煤菌尚未挥作用,能生产3.4万立方米的甲烷确实在意料之中。

“赵院士,你们是说,昨天就只用了矿泉水瓶大小的一瓶是噬煤菌菌液,就生产了这么多的天然气?”

听两人讨论了半天,王虎军越听越惊。

即便这试验没有达到商业化的效果,他都觉得已经很了不起了。

毕竟宋元看起来那么年轻,才刚刚大学本科毕业,还有很多的时间去研究、试验!

却没有想到,只是自己理解错了!

这才只是个开胃菜!

现在不产气也都在计划之中,只不过是不想浪费噬煤菌菌液而已。

“王总,知道我为什么这么激动了吧!”

“这可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

赵德鑫得意地说道。

“赵院士说得没错!”

王虎军认真地点了点头。

虽然在研究水平上,他和赵德鑫院士有很大的差别,可他也是这个行业里面的亲历者,非常明白这项技术的重要性。

“对了,宋总,这个天然气的气体组分怎么样?”

“甲烷浓度有多少?”

王虎军又想到了一个问题,赶紧问道。

虽然看起来火焰很大,气量也很理想。

可这毕竟只是个直观的感觉。

要是这气体之中甲烷浓度太低,那提纯的成本就会增加,无疑会降低这个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甚至还有可能因为浓度的原因,可能会产生爆炸的风险。

甲烷浓度太低了不会爆炸,太高了也不会,就是不高不低的时候最危险!

地面或许还好点,必要的时候能够通过空气稀释,降低浓度,避免爆炸。

可井下就麻烦了。

虽然没有人在下面,可要是引起煤层的连锁爆炸和燃烧,有毒气体释放,麻烦将会更大!

“王总,这是早上来的测试结果。”

“我们按照昨天赵院士的吩咐,根据不同的时间节点,分三个小时,取了三个气体样品,请实验室做了检测。”

打开数据,杨云帆将平板递到了几人面前。

甲烷89%,氮气7%,氧气3%,二氧化碳o.8,……

甲烷98%,氮气1%,氧气o.4%,二氧化碳……

甲烷99.5%,氮气o.3%,氧气o.1%,二氧化碳……

三组数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数据而看,都受到了空气的影响,应该是跟地下扰动和取样过程有关。”

几个人里面,除了杨云帆,宋元这个始作俑者都只能算是最不专业的了。

赵德鑫和王虎军不由得对视了一眼,眼神之中尽是惊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