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6页(第1页)

  太子是皇帝的嫡长子,将来要继承大统的,皇帝在他身上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对他自然高看一眼,太子要大婚,已然不是后宫的家事,是关乎国体的顶顶重要的大事,皇帝对此是必须要过问的,只是他对傅浚家的小姐无甚印象,便道,&1dquo;朕记不清了,听皇祖母和母后的意思吧!”

  皇后道,&1dquo;那臣妾让内务府画幅画像来供万岁爷御览,那女孩儿长得好,脾气也好,斯斯文文的,咱们东篱讨个这样的媳妇正合适,我瞧那孩子也有母仪天下的福气。”

  皇帝素来敬重妻,既然是皇后的意思,总要优先考虑的,遂道,&1dquo;你看着办就是了,只是别累着才好。”

  皇后笑着应了,帝后在池边同坐也不知是多久以前的事了,皇后转脸看他,皇帝似乎清癯了些,神色永远是淡淡的,做了十几年夫妻,两个人始终相敬如宾,皇帝xing子冷,从没有刻意亲近的时候,即使是靠得再近也像隔着千山万水。皇后才嫁进宇文家时也盼着丈夫多垂爱,可时候长了也没这个念想了,皇帝不属于她一个人,皇帝是天下人的皇帝,她能时时看见他,这一生也就心满意足了。

  至于太子,真是个叫人netg理,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做,对锦书一时是撂不下的。昨儿偷偷摸摸瞧她去,自以为天衣无fèng,可这宫闱之中哪里来能藏得住的事?他前脚跨进西三所,后脚就有人来回她,要是由得他们去,只怕往后不好收拾,唯今之计只有让太子快些立妃,娶了媳妇或者就好了。

  皇后心事繁杂,chuī了会子风,不由嗓子里痒,掩口又咳起来,皇帝道,&1dquo;虽说入了net,天到底还凉,你身子不好,还是等暖和些了再逛园子吧。”

  皇后欠身站起来,&1dquo;万岁爷说得是,坐久了背上寒浸浸的,臣妾先告退了,万岁爷也早些回宫去吧!”

  皇帝点了点头,&1dquo;太子这两日身上也不大好,朕命他歇着了。”

  皇后叹了口气,&1dquo;这孩子身杆儿也太弱了些,可见前朝那庸医说的也不尽然是错的。”

  皇帝道,&1dquo;你小心自己就是了,他那里自有他奶妈子照料。”

  皇后应个是,游廊那头的宫女迎过来搀扶,替她披上了狐狸里鹤氅,皇后朝皇帝福了福,便被前后簇拥着往揽胜门去了。

  第二十九章著人滋味

  顺子奉旨往西三所的榻榻里询问锦书的病势,回来时是由李玉贵陪着进园子的。

  皇帝还在游廊下,不知哪里来的好兴致,一手cha着腰,一手托着鸟笼子,往池子前一站,嘴里chuī着哨子逗逗鸟,瞧着就像关外在祈份的大爷,早晨起来遛鸟,大马金刀立在闹市口的架势。

  李玉贵很久没见过皇帝这么松快了,往笼子里一看,那鸟不是鹦鹉,不是画眉,也不是蓝靛颏,是只鸽子。浑身的白色,只有脖子上套了一圈紫色的环,环到了胸前扩大,像个兜肚,兜肚上有亮光,紫红色的,短红嘴,砂眼,走路带扭,非常的讨人喜欢。

  顺子直挠头皮,真没见过鸽子养在鸟笼子里的,皇帝拿眼瞄他,知道他不明白,就慢慢的说,&1dquo;这鸽子叫紫环,前胸带闪,瞧这翅膀上的翎,左七右八,那是极品,全北京找不出第二只来。水声打得没话说,平时要喝燕窝泡的水,吃jīng粮,很难伺候。”

  李玉贵御前当了六年差,只知道皇帝勤政,很少玩这些玩意儿,没想到还会给鸽子相面,当即忙恭维道,&1dquo;万岁爷真有学问,天下就没有咱们主子不知道的事儿。”

  皇帝乜他一眼,就烦他拍马屁,转手把笼子递给了旁边的园子总管,小太监托着银盆来给他净手,他略洗了洗,拿帕子掖了水渍,垂着眼皮问顺子,&1dquo;差当得怎么样了?”

  顺子打了千道,&1dquo;回万岁爷的话,锦姑娘大安了,热都退了。”

  李玉贵躬着身回禀,&1dquo;锦书这会子在西暖候驾呢,说万岁爷打人去瞧她万不敢当,要给万岁爷磕头谢恩。”

  皇帝手上动作一顿,转眼打量李玉贵,心道什么磕头谢恩,一定又是这狗奴才的主意!这群人平常闲着就琢磨主子的心思,嘴上不敢妄揣圣意,脑子转得比陀螺还快,虽然可恶,有时却也撞到人心坎上来。皇帝喜怒向来不形于色,只板着脸对李玉贵道,&1dquo;朕看你后脖子离了fèng了,早晚是个上菜市口的料。”

  李玉贵并无怯意,怕的是嘴上不说,一个眼色下去就要了人小命,既然狠话说出了口,反倒不必担心真要挨刀了,便觍脸道,&1dquo;奴才不怕死,只要伺候好了万岁爷,就是叫奴才脑袋搬家也是奴才的荣耀。”

  皇帝不搭理他,手上的帕子一扔,边走边道,&1dquo;从哪条道上走的?”

  李玉贵这么多年的差当下来,练得比huang皮子还jīng,就好露个脸,卖弄聪明,皇帝一问,他知道这趟的差使是办下来了,连忙哈着腰回话,&1dquo;锦姑娘大病初愈招不得风,奴才使了人拿&1squo;二人抬’抬到西暖去的,是从寿安门前过的。”

  皇帝不说话,脚下步子稍稍加快了一些,但并不急躁,仍是从从容容的。行至长信门上了肩舆,敬事房太监唱个&1dquo;起驾”,抬辇的太监稳稳调个头,一路浩浩dangdang往乾清门而去。

  日头斜照过窗屉上的竹帘,斑斑驳驳的光影打在镜子似的地面上,风chuī动了帘子,那亮点也随着悠悠的轻颤,忽远忽近,忽明忽暗。

  西暖里一室静谧,锦书在垂花门边端站着,视线落在花梨佛手架捧着的戗金宣窑鱼缸上,缸里养了两条大正三色小锦鲤,缸的正中央放了块jīng雕的石头,石头雕成了一条瘦长的渔船,船头上坐着一个垂钓的老翁,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和缸底悠哉的这两尾锦鲤相映成。

  她才退热不久,身上还有些虚,时候站久了脑子都木然了。浑浑噩噩间思量起李总管的话来,皇帝打人来问是天大的福气,叫她不要和福气过不去,一定要到乾清宫来当面给万岁爷磕头谢恩,方是做奴才的懂事。她被他一套接一套的说得头昏脑胀,心想时运不济,逃也逃不掉,只有抱着胳膊忍一忍,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吧!于是梳头净脸,上赶着到了这里,可皇帝却又不在。到现在想一想,她病不病和皇帝有什么关系?他gan什么要差人来问?真真百思不得其解。

  这屋里都是御用的东西,半分动不得,不能靠,更不能坐。net困,来前又吃了苏拉送的药,这会子背上正汗,锦书抽了帕子掖额头和鬓角,心里愁着皇帝要是现在回来,她这副1ang狈样子岂不御前失仪?正忐忑时,遥遥有击掌声传来,她心里一突,忙随着当值的太监宫女们往正殿接驾。

  做奴才的是不能在主子面前抬眼的,更不能和主子对视,锦书深深的肃下去,只看见一双绣满金龙的麂皮靴子打面前经过,未作停留,直接朝西暖里去了。她才要舒口气,后面又来一双粉底皂靴,靴子稍一顿,立时感觉袖子上被扯了一下。锦书抬头看,李玉贵对着她使个眼色,手指在身侧偷偷勾了勾,是让她近前问安呢!她虽不明白他的用意,却也不得不照他说的做。

  其实她总觉得皇帝应该是不待见她的,前朝帝姬还活在宫里,简直就是多余,李玉贵是出于什么考虑把她往皇帝跟前凑不得而知,非要想透彻了,无非就是皇帝还指望从她这里得到永昼的消息吧!

  她的唇角微挑了挑,皇帝再英明,这回是打错了算盘,莫说她不知道老十六的下落,就是知道了也宁死不会说,要是bī得急了,大不了鱼死网破。这么多年下来悟出了一句话,事到临头须放胆!眼下活着一天就是赚的,自己再谨小慎微,也抵不过宫里这么多主子挖空心思的成天找茬,哪天主子们的好耐xing用尽了,那也是她阳寿到头了,死都不怕的人,还有什么能吓倒她的!

  皇帝在描金软炕垫上坐着,李玉贵正小心翼翼的请下他头上的暖帽,躬着背,万分虔诚地把帽子供在一只粉彩帽桶上,然后回身,对着皇帝道,&1dquo;万岁爷,慈宁宫敬烟的锦书来叩谢万岁爷了。”

  皇帝的目光落在门口进来的人身上,依旧是清冷寡淡的。她直直在砖面上跪了下来,伏下身,嘴里说,&1dquo;万岁爷派人来瞧奴才,是奴才前世修来的福份,奴才无以为报,只有在圣驾前磕个头,多谢万岁爷垂询。”真是再平常不过的官面上的话,皇帝听着,不置可否。李玉贵是最会看形势的,瞧着时机差不多了就悄声退了出去,手一比划,还带走了站殿的两个小太监。

  宫女怕皇帝招了风,早在圣驾折返之前就把窗屉子合上了,落了窗闩,连风chuī动竹帘的响动都没有了,西暖四下里寂静无声。

  皇帝嗓音低沉,只道,&1dquo;起来说话。”

  锦书应个嗻,起身垂手站在一边听吩咐,原以为皇帝会糙糙问上几句,或者直接把她打出去,她身上疲乏,就盼他说&1dquo;你跪安吧!”,谁知等了好一会儿全然没有动静,不由微微抬眼看过去。

  皇帝恰巧站起来往御桌前去,锦书退了半步,也没听见皇帝叫她出去,只得跟着转个身在一旁伫立。

  那御桌上铺着明huang的帏,四个角上皆有垂地的宫绦,桌上一应的文房用具,及厚厚两沓待批的折子。皇帝坐到桌前,揭了紫檀的雕花匣子,取出一支乌木紫毫小楷,那是御用的上品,身上篆着三三两两的掐金丝流云纹,在灰白的日影映照下耀然生彩。

  锦书正有些茫然失措时,皇帝抬手抿了抿尖,&1dquo;朕要批折子了。”

  锦书回过神来,忙欠了欠身道,&1dquo;奴才这就叫顺子进来伺候。”说着松了口气,便要退出去寻人。

  皇帝抬头似笑非笑的看着她,&1dquo;朕准你退下了吗?”

  锦书心头一紧,怔忡之间也忘了规矩,竟和皇帝对视起来。

  她站得离他不甚远,面庞莹莹如玉般,因着惊愕,眼睛睁得大大的,愈显出眸子漆黑明亮。皇帝嘴角的笑不禁加深了些,只一瞬,她立刻低下头,扇子似的睫往下一盖,彻彻底底将他排除在了她的世界之外。皇帝从没这么不受人待见过,笑容一时僵在脸上,尴尬间颇有些恼怒,正待要作,却见她上前两步,取了墨盒里的漱金朱砂墨块,打开楠木砚盒盖,用银柄水呈量了水在伏虎砚上,腕子一转便细细的研起来。

  那方砚是近上贡的端砚,虽然开了锋,倒还是头回用。锦书六岁开蒙,父亲时时口手相传,因此对文房赏玩很有心得,看这砚材质细腻绵厚,心下赞叹了句不可多得,磨墨时越加爱惜,携了袖子缓缓的研,一圈一圈,先研外围,然后由外及内。墨砚,略一转就出沙沙的细碎之声,朱砂色渐渐浓郁,艳丽得让人不敢bī视,她微拧着的眉头舒展开来,似乎什么不快都随着墨块的转动消失殆尽了,满世界只剩自己和这方伏虎端砚。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