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69节(第1页)

敏宁走过去好奇的拿起一块玉佩看了看,摸在手中有一种温润细腻感,都是顶好的玉料。

她又放了回去,转头问四爷,“这些都是从哪来的?”

四爷仿佛一脸不在意道:“都是一些商户送过来的,想着你喜欢这些玉器,就收下了,你看着喜欢就都留下。”那样子就跟这些东西不值得一提一样。

虽然面上不在意,但是听他语气,敏宁总觉得带着那么一股子得意劲。

要知道四爷可是很少收外人的上供,除非是他的门人。

敏宁大概想到,他对她显摆这些收来的玉器是假,最主要是让她看看又有多少人投到他门下。

敏宁拿着帕子遮住嘴角的笑容,这人应该是平日里被憋坏了,才这么迫不及待的来跟她显摆。

“那就多谢爷了。”最起码收到这些还想着她,示意碧影将这些玉器都收下,她再次问四爷,“福晋、李格格那边都有吗?”

四爷还带着那股子兴奋劲儿,牵着她的手来在东边靠墙的榻子上坐下,“这个就不用你操心了,相比较玉器,福晋更喜欢宝石,已经派人送去了。”至于李格格,四爷提都没提,自有福晋来处理。

敏宁听了之后也没有再问。

四爷接着说,“这些人被选中后,特意送这些过来感谢爷,也本不想收的,不过要是不收的话,这些人大概又会多想,索性就收下了,有一个是玉器商,他家就有一个玉矿,算是送来的土特产,这套首饰都来自于一块玉料,也算是难得。”四爷眼光可是挑剔的很,不是好东西,根本入不了他的眼。

而且他喜欢淡雅的东西,稍微繁复一些的东西,他根本连看都不看。

关于这一点,敏宁倒是跟他的品味相符合,两人都喜欢简单素净的。

这些新投进来的门人之所以送东西,也是求个心理安慰,这一次都要贸易,不仅掺合着朝廷、王公大臣,那些商户主办的公司只能说是最底层。

而最底层却是出钱最多的一个,回报率最小的一个。

对于这一点想要参加的商户心里都有所准备,不过对于他们来说,搭上朝廷这条大船才是主要目的。

哪有人真的在乎那三瓜两枣?

跑一趟航海赚到的银子,可能还不够一个大富之家一个月的开销。

这不,看好四爷的直接投了过来,有位皇子做后盾,这些人才算是有了根。

四爷收下了,这些东西就代表接纳了这些人的投靠。

如今四爷手下门人寥寥无几,他可不像老八长袖善舞,也不像上面三位哥哥在朝中都有各自的势力,四爷如今还是光棍一个,手下的门人也是稀稀拉拉,朝中投靠的人根本连上朝都没资格。

但他也不是什么人都收,收的这些人全都是正经的商人,在民间的名声也好听。

敏宁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随后又转而问四爷,“爷,您要是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说?”不然这大白日的抛却公务回来,难道只是拿着这堆首饰过来跟她献宝?肯定是找她有事才会过来。

四爷拿起了放在榻上中央小方桌上的一个杯子,欣赏了一番,听到敏宁的问话,才将这次主要的目的说出来,“要是没其他事,货物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就等着船过来运走了,不过眼下倒是有一个难题。”

四爷看了敏宁一眼,继续说。

“一下子收的公司多了,货物也备的多,这部船出现了紧缺,想着你手下不是有船队,就想我来问问你能不能调几艘过来?”

毕竟大船都在南边,都在跑南洋那一块,东洋这块儿利润根本看不上。

主要原因也有东洋地小人少,能够吃下的货物也不多。

所以在东海这一带行驶的船就很少,特别是大船。可四爷只看得上大船,嫌船太小不气派,不能够体现大清的威严,只要小于一定规格一律不要,这才导致船数紧张起来。

毕竟东洋这边大船一向很少,这种大船都在南边,大多数都是跑南洋跟西洋。

“船……”敏宁沉吟了一声。

想了想才跟四爷说,“我手上倒是还有几艘船,不过平日里都是自己跑动,我管的并不多,你要是愿意等的话,我可以传话,将船调集过来。”

四爷心里一松,就知道这事找她肯定没问题。

两人说完了公事,默契的转到家常。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