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章 岛国天才诗人(第1页)

“太郎,干得不错。”

山本宏岩拍了拍侄子的肩头,这一切似乎都在他的预料中,所以他并没有感到意外。

“我想用不了多久,整个炎国都会知道你的名字,我会派人在华人圈宣传你的作品,那时,你就是举世瞩目的天才诗人!”

山本宏岩瞥了一眼马德,脸上闪过一丝得逞的奸笑。

另一旁,评委席。

“据史书记载,自宋至清一千余年,念奴娇一词不过寥寥十余篇......上一篇颇有美名者,还是在明末清!”

“不曾想,三百年后的今天,竟再度重现一篇!”

“一个岛国人,不过二十余岁,竟能写出一篇念奴娇!这简直骇人听闻!”

现场来宾已将评委席围得水泄不通,黑压压一片,人们七嘴八舌,嘈杂不休地争论着山本太郎方才挥墨而就的《念奴娇·观赤壁》。

无一例外,所有目睹了作品真迹的围观者,脸上无不写着惊骇,讶异,匪夷所思。

众评委更是面露苦色,尤其是拿着宣纸的2号评委。

他感觉自己手中捧着的不是一张轻飘飘的宣纸,而是一颗火烫的山芋!

“天才,天才啊......”

1号评委仰天轻叹一声。

一旁故作淡定的马德见此情形,终于坐不住了,连忙站了起来,脸色阴沉,慢慢朝评委席走去。

宋旭志也隐约察觉到不对,他回头乜斜了一眼山本太郎,目光中闪过一丝阴翳。

很快,在几名助理开路下,马德终于见到了这《念奴娇·观赤壁》。

“此子书法技术已炉火纯青,出神入化,其笔力潇洒豪迈,飘逸轻灵,俨然不输大师风采。”

“但其年龄,却不过二十几岁......能在这个年纪达到如此惊人的造诣,绝对是天才中的天才!”

一名评委唏嘘不已。

马德也注意到了山本太郎神乎其技的书法,他平日里附庸风雅,和省里的几个书法专家颇有来往,自然一看便看出不凡来。

但,更令他后背凉的,却是那一行行触目惊心的文字!

他屏住呼吸,凝目望去,一行行字句,缓缓映入眼帘

《念奴娇·观赤壁》

离骚痛饮,笑人生佳处,能消何物。

江左诸人成底事,空想岩岩青壁。

五亩苍烟,一丘寒玉,岁晚忧风雪。

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杰。

我梦卜筑萧闲,觉来岩桂,十里幽香。

嵬隗胸中冰与炭,一酌春风都灭。

胜日神交,悠然得意,遗恨无毫。

古今同致,永和徒记年月。

癸卯年丁巳月甲子日,山本太郎作。

马德默默读完全文,竟觉得眼前蓦然一黑,整个人摇摇晃晃,险些栽倒下去!

“爸!”

一旁的宋旭志连忙扶住他。

“通读全词,足以见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宦场的厌倦,故而引对隐居遁世的向往。”

“上阙三句,所谓离骚痛饮,意指人生得意无过于饮酒读离骚,颇有东晋名士之风流。一痛一笑,隐含避世之心。”

“‘江左诸人成底事,空想岩岩青壁’,说的正是东晋名士王衍,其人才华横溢,处事异于常人,崇尚老庄之道,世人称之为‘岩岩清峙,壁立千仞’。词人以王衍自喻,无外乎是想表达一颗脱尘世之心。”

“‘五亩苍烟,一丘寒玉,岁晚忧风雪。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杰’二句分别化用《汉书·叙传》和东晋名士谢安的典故,表达词人对建功立业的向往。”

“上阙引用王衍和谢安旧事,一出世一入世,两种情怀交织下,词人无奈犹豫徘徊,以至于最后只能出‘岁晚忧风雪’的感慨!”

“全词用典精妙,言志涤远,用韵清雄顿挫,别有铿锵之意。”

“以我之见,放眼古今所有《念奴娇》,此篇足以跻身三甲之列!”

“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见证一篇旷世奇文的诞生,此行真是来值了!”

几位评委先后点评,更是将这篇山本太郎的作品推向一个全新的高潮!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