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四十七章 太后教令(第1页)

第148章太后教令

这些乱兵在开封城里越抢越凶,不光是抢,杀人放火那也是免不了的,他们夜以继日的折腾,汴梁城里边满城烟火冲天,老百姓号哭震地,也不知道死了多少人。右千牛卫大将军赵凤就看不过去了,这是个狠人,从小就胆大包天,爱杀人,天生的强盗痞子,官府都拿他没办法,后来先后投靠过安重荣和赵延寿,他这个人恶名在外,别人都挺怕他,他这会挺身而出,说“郭侍中举兵入京,是为了锄恶安良,这些鼠辈们现在在京城里杀人劫财,跟乱贼有什么分别!难道郭侍中的本意是教他们这样糟蹋老百姓么?”随后他就带了弓箭,率领着手下几个士卒,来到巷子口,坐在一只胡床上。只要看到有乱兵抢东西,他就跟手下一起放箭,一连射死了好几个人,那些乱兵中有不少人知道这货是个煞星,也不愿意来惹他。他这条巷子里的老百姓才得以安全,没有遭到劫掠。

乱兵们就这样在汴梁城里放火抢劫,一直闹到了第二天辰牌时分,就是上午七八点钟,郭崇威就跟王殷说“我看差不多了,这抢劫抢的也太过分了,如果再不禁止,只要再过一天,汴梁就要变成一座空城了!”他们俩就去找郭威请示,随后就部署下去,让将领和军官们分道巡城,不允许再抢了,都赶快回军营去,违令者立斩。兵士们不服气,说,以前不是说好的抢十天嘛,我们还没抢够呢,所以还不肯罢休。巡城的军官真的杀了几个不服从命令的士卒,把脑袋挂出去,其他人这才害怕了,于是各自回了军营。

随后,郭威和王峻就进宫去向李太后问安,李三娘这时候光会哭了。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连皇帝都死了,局面已经无法挽回了,太后一个妇道人家还能怎么样呢,只能出言慰抚了一番,千错万错都是我儿子的错,你们别闹了。郭威就请求,由太后出面,亲自处理国事,此后的军国大事,也必须要有太后的教令才能施行。太后也不想多说话,只是让郭威为死去的刘承佑丧,先让皇帝入土为安吧,然后尽快另选一位新君继承皇位。郭威诺诺连声,就退出去了,立刻让礼官前往赵村,去收敛刘承佑的尸骸,把它放进棺材运回来,安置在西宫。郭威的部下对于丧礼的规格颇有争议,有人说应该仿照当年魏国的高贵乡公曹髦的故事,以王爵的规格下葬。持这种意见的大臣,那意思就是说,已经不承认刘承佑的皇帝地位了,把他就按一个王子的规格下葬算了。

郭威就叹着气,说“祸起仓猝,我不能保护皇帝,这已经是大罪了,怎么还敢做这样的事,贬低君主呢?”于是选了个日子给刘承佑下葬,他让前宗正卿刘皞主持葬礼,然后遵照太后的命令,宣召百官入朝,大家一起商议后事,日子还得过啊,大伙看看下一步怎么办吧。

太师冯道,这老头率领着百官来见郭威。郭威走下台阶拜见冯道,冯道也坦然接受,大模大样的,就跟以前一样,他慢悠悠地跟郭威说“侍中你这一趟,来的很不容易吧?”

郭威一听,不禁脸上变色我当然不容易了,差点命就没了。过了一会才慢慢恢复了常态。他看看周围的文武百官,基本上人都来了,却没看到窦贞固和苏禹珪两位宰相。向冯道一打听,才知道这俩人从七里寨逃回来以后,都在家待着呢,没来上班。郭威赶紧派人去请。这俩人也不敢推辞,只好都来了。郭威面带笑容跟他们叙话,请他们照常办事,你们该上班上班,没人为难你们。这俩人的忧虑才慢慢消除。

先得给这次的事定个性啊,于是大家一起商议了半天,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此次事件,罪魁祸是李业、阎晋卿、聂文进、後匡赞、郭允明,这帮人乱杀功臣,动政变,教唆皇帝。其中阎晋卿、聂文进、郭允明三个人已经死了,李业、後匡赞在逃,还有开封府代理府尹刘铢,侍卫府代理管事的李洪建,他们俩也是从犯,他们现在还在京城呢,于是立即派兵前去抓捕,把他们关进了狱中。那个刘铢,连他老婆都不明白他要干嘛人家刘承佑要回城,你说你让人在城上朝着皇帝放箭,等郭威到了城下,你又放箭,你是射箭有瘾吗,怎么谁都射,人家不抓你才怪呢。

冯道乘机说“国家不可一日无君,明天咱们应该禀告太后,请旨定夺!”得赶快立个皇帝,太后得拿个主意。百官当然都赞同,郭威也不能不答应。各项事情大致都定下来以后,大家就都下班回家了。

第二天早晨,郭威跟冯道一起前往明德门,等着太后接见,然后向太后汇报了昨天会议的情况,并且请太后早日立新君继位。太后召冯道进去,商量了好长时间,才由冯道拿着太后的教令出宫宣告,估计这教令也是冯道给起草的。

李太后的教令内容大致如下

高祖皇帝,翦乱除凶,救百姓于涂炭,创立王业于艰难之中,但是国家建立不久就归天了。枢密使郭威杨邠、侍卫使史弘肇、三司使王章作为顾命大臣,辅佐少年皇帝,协力同心,安邦定国。

后来四方多事,先是三个地方生叛乱,后来吴蜀的军队又来入侵,契丹也来挑衅,老百姓都很害怕,国家也有了危险,郭威奉皇帝的命令前去征讨,亲自冒着危险,把叛乱平息下去,入侵的敌人也被赶走了,中原又恢复了安宁。但是因为强敌还没有完全被消灭,边塞地区还常常有事,所以郭威作为国家栋梁,又亲自去邺都镇守,这才使得朝廷安枕无忧,所以郭威是国家的大功臣。但是朝廷中的一些小人得了势,就互相串谋,瞒着皇帝杀害忠良,使那些无辜被害的人无法伸冤,他们还秘密派遣使者,假冒皇帝的命令,想要谋害枢密使郭威、宣徽使王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王殷等人,光这条假传圣旨就是死罪。幸好人们都知道他们并无罪过,都是好人,所以上天也不会帮助那些奸人。

如今郭威、王峻、澶州节度使李洪义、前曹州防御使何福进、前复州防御使王彦、前博州刺史李筠、北面行营马步都指挥使郭崇威、步军都指挥使曹威、护圣都指挥使白重赞、索万进、田景咸、樊爱能、李万全、史彦,奉国都指挥使张铎、王晖、胡立、弩手指挥使何贇等人,率领部队,来京师安定社稷。逆党皇城使李业、内客省使阎晋卿、枢密都承旨聂文进、飞龙使後匡赞、茶酒使郭允明,在大内胁迫皇帝,还派兵出战,最后这些人没有出路了,居然害死了皇帝,这样的事情古今都没听说过,真是骇人听闻呐。如今这些坏蛋已经被除掉了,大家都很高兴,但是国家不能无主,所以应该择贤而立,以安天下。河东节度使刘崇和许州节度使刘信,他们俩都是高祖的弟弟,徐州节度使刘贇和开封尹刘承勳,他们俩都是高祖的儿子,他们都是身负重任、拱卫国家的皇族。现在请文武百官在他们当中选一位继承大统,这事不能再拖了,必须马上就办。

冯道读完了太后的教令,和郭威、还有百官一起来到朝堂,商量从这四个候选人当中选择一位新皇帝。郭威说“高祖有三个儿子,现在只剩下前开封尹刘承勳了,要选择继承人,除了他还能有谁啊?”他这么说等于就把刘赟排除在外了。

大家都齐声说“这个是古今不变的真理,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郭威说“既然大家一致赞同,咱们就去禀告太后好了。”随即就率领百官出了朝堂,再次来到明德门,前往万岁宫,面见李太后,请求立刘承勳为新君。

太后说“按着顺序,确实应该立承勳,这个名正言顺,没问题,但是啊,他自从卸任了开封府的职位以后,就一直生病,连床都起不来了,这可如何是好!”

郭威回答说“能不能让大家看望一下,病情如何了?”

太后说“这有何不可!”就让左右进去,把刘承勳抬了出来,大家一看,确实病得不轻,这才无话可说了。

.........

知识卡片

五代时期,到后来的北宋,开封基本上都是作为国都存在的,咱们这一集的知识卡片,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开封这座古城。

咱们现在的开封和古代的开封完全不一样,因为古代的开封都被深埋在了地下,一共有六层。有一段当地流传的顺口溜,概括了古都开封的秘密,它是这么说的“开封城,城摞城,城下埋着几座城,龙庭宫,宫摞宫,潘杨湖底几座宫。”开封地底下,从上到下,分别埋着清开封城,明开封城,金汴京城,五代及北宋东京城,唐汴州城,魏大梁城。其中战国时候魏国的大梁城在地下十几米深的地方埋着呢。距离地面最浅的清代开封城也埋在地下三米的地方呢。

可能大家会觉得奇怪,同样的古城,为啥西安可以在原址上重建,开封却只能一层叠一层。其实呢,这都是因为黄河造成的,所谓“成也黄河败也黄河,水能载开封,也能覆开封”。

开封在战国时期是魏国的国都,当时叫大梁,魏惠王之所以选中开封建都,是因为这儿离黄河、济水比较近,水路交通方便,魏国还人工开凿了一条运河,叫做鸿沟。在秦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秦兵曾经水淹大梁,繁荣一时的大梁城成了一片废墟,这是开封的第一次灭顶之灾。从鸿沟演变而来的汴河,后来成为了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了五代时期,全国政治中心东移,从长安挪到了开封,各个朝代纷纷在此建都。开封最鼎盛的时期是北宋,这些王朝之所以都在此建都,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也是因为汴河,这时候的汴河已经成为了连接南北交通的一条大通道,给开封带来了空前的繁荣。

毁掉开封的也是黄河,俗话说“黄河泛滥两千载,淹没开封几座城”,除了黄河以外,兵灾是开封逐渐衰落的另一个原因。然而,也正是因为黄河的泥沙封住了一切,古开封才能比较完整地被保留在地下,这是一份非常丰厚的文化遗产,不知道将来的某一天,考古专家们会不会把它们掘出来,让他重现展现在我们眼前。

喜欢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请大家收藏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家有饿郎:囤粮种田好悠闲

家有饿郎:囤粮种田好悠闲

文案郎君金榜题名,糟糠妻被骗下堂。天灾人祸频频,下堂妇死得凄凉。重生归来,她不仅要踹渣夫夺家产,还要在天灾荒年,广积粮高筑墙,过上悠闲好日子!...

开局得到混沌诀

开局得到混沌诀

简介关于开局得到混沌诀李飞,一个平平无奇的学生,参加姐姐婚礼的途中意外身亡,莫名其妙的来到一个神奇大6,被人捡到。从此改名叶无忧。修炼,武者是这个世界的主旋律。意外得到混沌诀的他会有什么样的奇迹旅程?...

重来1976

重来1976

失足之间,重回那个山崩地裂巨星陨落的年代。这一年,不仅仅是个人的重生,更是整个民族的重生重来1976...

小阁老

小阁老

站在你面前的是大明王朝的守护者,万历皇帝的亲密战友,内阁辅的好儿子,十六十七世纪全球富。控制吏部三十年的幕后黑手,宗藩制度的掘墓人,东林党口中的严世藩第二,张居正高呼不可战胜。海瑞的知己,徐渭的东家,利玛窦的剃度人,徐光启等六位状元的授业恩师。大明诗坛遮羞布,七百余种各学科书籍撰写者,两千七百余项专利的明人,现代大学与科学的奠基者。海外汉人的保护神,新航路的开辟者,大洋秩序的维持者,全球大型工程的承包商。祸乱欧洲的罪魁祸,德川家康的义父,塞...

随身空间:重生80年代

随身空间:重生80年代

农村渣男退婚,她意外重生祖传玉坠开启空间在拥有无限可能的改革开放年代,利用空间和技术,小财大财滚滚来。更收获了一份美满的爱情。...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