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零一章 中主继位(第1页)

第1o2章中主继位

转眼过了七年,李昪已经五十六岁了,年纪大了嘛,也开始感觉精力不够了,人也容易累了,累了以后恢复的也慢了,以前一天能干好几件事,现在一天一件事都觉得挺疲劳了。这时候有一位叫史守冲的方士献上了一个丹方,李昪照着这个方子抓了药,吃下去,开始的时候只觉得精神一振,但是后来就觉得自己的性格慢慢变得急躁起来了。近臣们就跟他说,这东西不能再吃了,李昪却不以为然,估计已经开始有瘾了。古代吃仙丹吃出问题来的皇帝不少。

不久李昪背上突然长出了一个疽,跟李克用一样,背上长这玩意,基本上就快了。他还不告诉别人,秘密招来医官给自己诊治,每天早上还硬撑着上朝议事,但是后来背上这个脓疮越来越大,越来越疼,眼看是扛不住了,于是就召来了自己的儿子齐王李璟,打算交代后事了。

李昪在弥留之际,拉着儿子的手,说“德昌宫里边储存了很多的金帛财物,还有兵器,大约有七百多万,你要跟邻国搞好关系,好好守业,保住江山社稷。我胡乱吃药,本来是想要延年益寿,不料反而把自己给搞死了,你要引以为戒。”说到这,他抓着李璟的手指放进自己嘴里,咬出了血,才放下,不停地抽泣,又嘱咐说“日后北方一定会生大事,你别忘了我的话。”

李璟这一年刚满二十七岁,他听了父亲的话,连连点头,当然晚上李昪就去世了,他们李家是夺了人家杨家的江山,所以最贼心虚,李璟怕他爹死了,自己镇不住,万一还有忠于杨家的人,趁着李昪去世搞事情,所以他先是秘不丧,以父亲的口气下诏,让齐王,也就是让他自己监国,实行大赦,过了几天,看一切正常,没人说长道短,李璟这才宣布了父亲的遗诏,随后继位,改元保大。

太常卿韩熙载给新皇帝李璟上书,说是要过了年才能改元,这是古制,是规矩,必须要遵守,李璟说,你说的对,但是诏书已经颁布了,再收回来毕竟不好,就这么着吧。

李璟原来叫徐景通,他还有四个弟弟,分别是李景迁、李景遂、李景达、李景逷。李景迁去世比较早,被李璟追封为楚王,李景达晋封为鄂王,李景逷是一位姓种的妃子所生,是李昪做了皇帝以后才出生的,所以李昪对他颇为宠爱,这位妃子原来是个乐师,搞艺术的,因为生了这个儿子,非常得李昪的宠爱,也被封为了郡夫人,她就想将来让自己的儿子当太子,做接班人,于是就常常在李昪耳朵边念叨,说自己生的这个儿子聪明,有才,比他这几个哥哥都强。其实李昪死的时候,这孩子才七岁,这当妈的也太心急了。但是古代女人没地位,母凭子贵,所以母亲都想为自己的儿子争机会,这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她这么一争,李昪就不高兴了,李昪当时还是很清醒的,知道她心里想什么,非常生气,说就凭你这么个料,还敢在我跟前耍心眼,于是就让她滚蛋,去当尼姑了。对这个小儿子李景逷也没有封爵。

现在李昪去世,李璟继了位,那位种氏非常害怕,就担心李璟会找她算账,到处跟人边哭边说“人彘骨醉,将复见于今日了!”她说的这个人彘是当年刘邦的皇后吕雉折磨戚夫人的方法,把手脚都砍了,扔在厕所里,慢慢地折磨死。骨醉是武则天干的事,她把王皇后和萧淑妃打完板子,放在酒坛子里,让她们受尽痛苦,最后再死。这位种氏是吓坏了,觉得自己也得受尽折磨而死了。

其实她这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人家李璟实际上对自己的兄弟们都很好,还封他这个小弟弟为保宁王,而且允许种氏进宫生活,李璟的母亲宋氏现在被尊为皇太后,种氏也被册封为皇太妃,父亲李昪的庙号最后定为烈祖。后来李璟又改封李景遂为齐王,兼诸道兵马元帅,封燕王李景达为副元帅。李璟和几个弟弟在父亲的灵柩前起誓,以后这个皇帝之位就在他们兄弟几个之间相传,咱们兄弟共享,李景遂等人一再谦让,但是人家李璟已经拿定了主意,一再坚持,给事中萧俨上书劝阻,也没有下文。李璟自己的大儿子李弘冀只封了一个南昌王,兼江都尹。

虔州有一个人名叫张遇贤,自称是罗汉转世,然后就起兵作乱,李璟派兵去镇压。中书令宋齐邱因为自己是先帝老臣,功劳很大,所以结党擅权,李璟让他去做镇海军节度使。宋齐邱心里当然不满,于是打报告说自己要回九华山养老,李璟当即批准,赐了他一个名号,叫做九华先生,封青阳公。

宋齐邱走了以后,李璟任命冯延巳、常梦锡为翰林学士,冯延鲁为中书舍人,陈觉为枢密使,魏岑、查文徽为副使。这六个人当中,除了常梦锡以外,其他几个全都是宋齐邱的人,专门喜欢拉帮结派,打击他人,祸害国家,南唐人说他们五个人是五鬼,常梦锡几次跟李璟说,不能重用这五个人,李璟都没听。他不太想管这些事情,他喜欢文学艺术,是个骚气的文学青年,所以特别宠爱韩熙载,他的文学基因也传给了他儿子李煜。

李璟当皇帝当了没几天,就打算传位给自己的弟弟李景遂,让他来处理各种政务,冯延巳、陈觉这帮人就乘机定了个新规矩,无论中央地方不得擅自给皇帝上表,大臣没有得到召见也不能随意来见皇帝。给事中萧俨上书规劝,都被留中不。这件事连宋齐邱都知道了,也上表说不应该这样。侍卫都虞侯贾崇更是直接闯进来见皇帝,说“我服侍先帝三十年,看到他跟手下人谈话,听他们的意见,孜孜不倦,就这还担心自己不能掌握下边的情况呢,陛下刚继位,身边有什么人才可以倚重,就不见群臣了?臣已经很老了,也快要死了,恐怕也见不到陛下的天颜了。”说完,就在那抽抽搭搭地哭。李璟一看,也不禁动容,赶快让老人坐下,让人拿来小食品给他吃。自己下诏取消了以前布的那些扯淡的命令。

........

知识卡片

南唐从李昪死了以后就没皇帝了,所以说李昪是南唐唯一的皇帝。他的一生从乞丐到皇帝,非常传奇。前面关于他的事都讲的断断续续的,这里我们就把李昪的生平概括总结一下。

李昪六岁的时候爹妈就都死了,他就在庙里讨饭吃,连个名字都没有。李昪的第一个优势是长得俊,就是因为这一点才被杨行密看上了,收为了养子。

李昪虽然能吃上饱饭了,但是年幼的他经常受老杨几个儿子的欺负,日子过的也并不幸福。后来老杨把他送给了自己的好哥们徐温,徐温给他取了个名字徐知诰。

李昪还有个优势,就是聪明,能察言观色,情商非常高。这个跟他从小当过乞丐有关,要是没这本事,恐怕早就饿死在大街上了。他对徐温很孝顺,徐温也很喜欢他,可是徐家的儿子们也和杨家一样,看见这个漂亮男孩得宠就欺负他。

李昪很清楚,只有成为有用的人才能活下去。所以他读书学习很认真,特别注重学习兵法。他也不和别人生矛盾,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忍辱负重成长起来的。

李昪二十四岁的时候被派去南京,终于算是熬出头了,他在南京大展拳脚,用了几年的时间,把南京治理得比扬州还好。徐温来南京视察,天呀,这都赶上扬州了,于是就决定不走了,然后让李昪再到镇江去搞建设,把扬州留给了自己的亲儿子。李昪呢,他就是一百个不愿意也只能听话啊,于是就去镇江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徐家的长子徐知训就打算干掉这个潜在的威胁。李昪几次虎口逃生,最后他终于明白了,生在这个虎狼之世,苟且忍让是不行的,他决定要反抗。

徐知训被朱瑾干掉以后,就给了李昪一个机会,徐温的几个亲儿子都不成器,而李昪则开始到处收买人心,上上下下没有不称赞他的。徐温也越来越担心,但是李昪对于老奸巨猾的徐温有着自带的优势,就是年轻。等到徐温死了以后,吴王杨溥就办理了交接手续,让位给了李昪。

李昪最出色的技能就是搞钱,还有个技能就是人才引进,他给高级人才分房分地。南唐这时候就成了江南的霸主。

李昪还有个特点,就是不爱打仗。他生活节俭,热爱工作,特别注重教育,兴建了当时着名的白鹿洞书院,成了江南的文化中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南唐富裕了,文艺之风就开始流行。可是因为有群狼环伺,文艺盛行终将会带来灭国之灾。

不论后来人怎么评价李昪是篡权夺位、狼子野心,但是当时老百姓的生活是挺不错的。《资治通鉴》说“比年丰稔,兵食有余”。宋朝的史温在自己的《钓矶立谈》里边说“耕织岁滋,文物彬焕”。这和战火滔天的中原相比,简直就是人间天堂。正是由于李昪日夜操劳,累坏了,所以他才嗑药,他是真的想向天再借五百年呀。

喜欢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请大家收藏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家有饿郎:囤粮种田好悠闲

家有饿郎:囤粮种田好悠闲

文案郎君金榜题名,糟糠妻被骗下堂。天灾人祸频频,下堂妇死得凄凉。重生归来,她不仅要踹渣夫夺家产,还要在天灾荒年,广积粮高筑墙,过上悠闲好日子!...

开局得到混沌诀

开局得到混沌诀

简介关于开局得到混沌诀李飞,一个平平无奇的学生,参加姐姐婚礼的途中意外身亡,莫名其妙的来到一个神奇大6,被人捡到。从此改名叶无忧。修炼,武者是这个世界的主旋律。意外得到混沌诀的他会有什么样的奇迹旅程?...

重来1976

重来1976

失足之间,重回那个山崩地裂巨星陨落的年代。这一年,不仅仅是个人的重生,更是整个民族的重生重来1976...

小阁老

小阁老

站在你面前的是大明王朝的守护者,万历皇帝的亲密战友,内阁辅的好儿子,十六十七世纪全球富。控制吏部三十年的幕后黑手,宗藩制度的掘墓人,东林党口中的严世藩第二,张居正高呼不可战胜。海瑞的知己,徐渭的东家,利玛窦的剃度人,徐光启等六位状元的授业恩师。大明诗坛遮羞布,七百余种各学科书籍撰写者,两千七百余项专利的明人,现代大学与科学的奠基者。海外汉人的保护神,新航路的开辟者,大洋秩序的维持者,全球大型工程的承包商。祸乱欧洲的罪魁祸,德川家康的义父,塞...

随身空间:重生80年代

随身空间:重生80年代

农村渣男退婚,她意外重生祖传玉坠开启空间在拥有无限可能的改革开放年代,利用空间和技术,小财大财滚滚来。更收获了一份美满的爱情。...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