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4頁(第1页)

「慎言。」莊妃不悅地訓斥道,「本以為你經事後,會穩重一點兒。怎還如此冒失,這等話,也能是你由著性子胡說的嗎?」

誰都聽出來了淑嫻的言下之意,是「皇帝從沒有生起過立趙佑澤為儲君」的意思。即便從前存在著這種可能,但是在眼下這關口,絕不能有任何不好的消息,從承乾宮走漏出去。

後宮的眼睛那樣多。莊妃哪怕真希望趙佑澤一輩子看不見,平日裡也照樣做足了面子,常至長樂宮問候一聲。

何況那些惡意中傷的話。

惠安比淑嫻小四歲,她和靜妃的女兒清河公主一般大,今年十一。她是莊妃的小女兒。也是因為淑嫻的緣故,在惠安成長的路上,莊妃對她管教頗多,生怕這孩子,也長成了個分不得輕重的冒失鬼。

所以她年歲雖小,看起來倒比淑嫻還要沉穩懂事些。

惠安笑道:「皇姐眼看著要出嫁了,便安心待嫁吧。母妃心裡,對這件事想必是有數的。」

惠安出生的時候,皇后已經於中宮崩逝。那一年,莊妃在后妃中雖撥得了頭籌,但是在眾多皇子公主里,章和帝還是對年少失恃的嘉善,要格外地關懷備至。

人心不足蛇吞象,即便皇后不在了,她留下的骨血也仍然能生根發芽。見嘉善如此受寵,莊妃便留了心,特意將惠安教得文雅而知書達理。和小時候,裴皇后教嘉善的模子幾乎一致。

是想藉此,從嘉善那裡剝離些帝王的關注。

這個手段,說成功算成功,說不成功也不成功。

至少,皇帝對惠安,不會像他對淑嫻的態度那樣耐人尋味了。但惠安在章和帝眼前的受喜愛程度,卻怎麼也比不上嘉善,大概只能與清河並肩。

莊妃一生兩個女兒,淑嫻是形似她,而神不似。惠安被她耳提面命地教到大,本該與莊妃要相像一些。可不知是方法出了差錯,還是惠安從小讀書讀得多了,她與莊妃並不如何相像。

她的性子,反倒有些類似靜妃或者早殤的裴皇后。出於這個緣由,哪怕惠安年紀小,哪怕淑嫻要比惠安驕縱,莊妃的目光,也始終停留在淑嫻身上更長。

在惠安長大以後,母女倆相處的時間,遠不如小時候多。

適才惠安說話,莊妃甚至以為,是靜妃在與她閒話家常,忍不住地緊緊抿起唇。

她不咸不淡道:「你妹妹講得對。」

「操心好你自己,別的少擔心。」莊妃耐著性子說。

淑嫻不是滋味兒地先瞧了惠安一眼,復又僵硬地望向莊妃,她咬著唇道:「我不也是擔心皇兄。」

「母妃,皇兄的婚事,現如今有著落了嗎?」淑嫻問道。

聞言,莊妃的目光一閃,臉色有些異樣的蒼白。其實,自嘉善與展岳成婚了,莊妃的臉色就一直不大好。

淑嫻雖然不太伶俐,但是她有句話沒說錯,趙佑澤的眼睛,到底還是在京里的世族圈子中,攪起了一層風浪的。

趙佑成本來前景大好,未來的儲君是十拿九穩,許多貴女要爭著搶著嫁給他,尚來不及。

可自打孔大夫的消息出了,那些原本站好隊的人,又東風來了顧東風,西風來瞭望西風地遲疑起來。

說起來,陛下眼下正當壯年,皇子們也是處於不大不小的階段。趙佑成十五,趙佑澤十二,趙佑澤若真能康復,陛下再有心栽培一番,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發生。

章和帝自己,也是在快要及冠的時候,才被立為太子。

何況兩個皇子,至今連妻子都未娶。

這樣想的人多了,觀望的人不免就越來越多。

更糟糕的是,大臣們遲疑也就罷了。一道聖旨下去,那是不行也得行,只有少數極不開眼的人才會抗旨不尊。

眼下真正麻煩的,是皇帝不知吃了什麼迷心藥,瞻前顧後地猶豫了起來。

章和帝覺得,給趙佑成指的妻室如果擁有過高的家世,那麼未來趙佑澤成婚時,該如何自處?

他原是打算將壽寧侯的女兒魏氏許給趙佑成。壽寧侯年紀大了,官職雖不算頂高,但他有個兒子卻極具出息,如今在做鹽運司轉運使。

鹽運自古以來就是國家的經濟命脈,轉運使更是個了不得的肥差。「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形容得大抵就是這樣的官職。

雖然莊妃更希望趙佑成的婚事,能與武將的家庭沾上關係。但是壽寧侯的兒子魏安,已連任兩屆鹽運司轉運使,單從這兒,就能看出他必是章和帝的心腹愛將。

別的不說,若他們能和壽寧侯府聯姻,便是在向世人顯示一種態度——皇帝是很愛重大皇子的。否則大皇子的舅兄,怎能在鹽課上,聖寵不衰呢?

而且魏安這人能在鹽課上連任,也必不是無能之輩。有這樣的人幫襯自己,莊妃和趙佑成心裡都會更有底。

所以章和帝提這茬時,莊妃便笑著應了。

不想,還沒過兩天,章和帝卻又來了一趟承乾宮。彼時,旨意還沒下下去,壽寧侯也未收到確切消息,不過是莊妃請壽寧侯夫人及其女兒進宮,悄悄看了一趟。

一切都是風平浪靜地。

這回,章和帝道:「那日與你說過後,朕左思右想,壽寧侯家的閨女今年年方十三。佑成若要娶她,還需等兩年。朕覺得,有些委屈了佑成。」

他意味深長地望向莊妃。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